罪犯有時候會說實話。有時候會說謊。這個案例是日本警視廳一個真實案例,三個嫌疑人演員已經經過了兩天培訓。對自己在案子中的身份瞭如指掌。指認對嫌疑人,直接得分。指認錯嫌疑人,判斷力零分。

這是一個電影拍攝地的佈景區。聶左在外面看監控器和錄影,劉霜霜這些選手在佈景區內的地方看錄影,如同真正的警察。選手之間不能交談,不能交流。如果不仔細研究。會認為最後一個見死者的人是罪犯,三個嫌疑犯分別是十點十分,二十分,三十分見的死者。三十分見死者的嫌疑人肯定自己和死者有交流。他說自己到時候,死者正在陽臺澆花。他拿走了桌子上的東西,就離開了。

深入一點想,二十分這個嫌疑人嫌疑又比較大,他可以殺死死者,裝扮成死者和三十分嫌疑人交流。畢竟陽臺風大,他們只交流了兩句,而且因為晚上,陽臺和客廳有玻璃,室內燈光強,三十分嫌疑人看不清楚陽臺人的相貌,只看見一個黑影。

根據二十分嫌疑人的說法,他是來取檔案的,檔案就放在桌子上,死者在陽臺,不知道是不是在澆花,雙方交流了兩句,陽臺風大,他和三十分嫌疑人一樣,沒聽清楚,但是看見了自己需要東西,他把檔案拿走了。他們兩人口供一致在於,陽臺的人只‘恩’這樣的間斷回答。

根據十分嫌疑人的說法,他是鄰居,來借東西,拿了錘子就走,當時死者在客廳,死者親手把錘子拿給了十分嫌疑人。

死者屍體是在陽臺發現,也是在陽臺遇害,證人清潔工,正在清潔電梯,電梯有四部,只看見三個人進入死者房間,並不知道嫌疑人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這題其實是比較難的,因為綜合考慮,三個人都可能殺人。十分嫌疑人殺人後,處理屍體發現二十分嫌疑人到達,當時他在陽臺,所以儘可能的掩飾。然後以同樣手段騙過三十分嫌疑人。漏洞是,二十分嫌疑人很快就走,他完全有時間離開,為什麼要等到三十分嫌疑人到達還留在現場呢?

二十分嫌疑人最符合作案人選,他有理由留在陽臺,因為剛殺人,三十分嫌疑人到了。

三十分嫌疑人嫌疑最大,因為他是最後一個和死者有交流的人。

證據就在客廳和陽臺,警方就是透過現場物證,指證了真正的兇手。

這道題很有意思,聶左發給了A市護航,大家都在看這影片,就連忙得想死的戴劍也被吸引,暫時放下手頭工作。

戴劍道:“這案件三個人都可能作案,有些疑慮,假設十分嫌疑人是兇手,他為什麼敢假冒死者?他並不認識二十分嫌疑人。怎麼知道不是來見面,而是來拿東西的呢?同理,二十分嫌疑人也不認識三十分嫌疑人。我認為三十分嫌疑人是真兇可能性很高。雙方交流有限,加之陽臺風大,兇手可以冒充死者。”

夏娃道:“我認為十分嫌疑人,也就是鄰居最可疑。死者是女性。鄰居是男性。你們看,二十分和三十分的嫌疑人來死者公寓時候,門是開啟的。如果十分不是真兇,那麼十分嫌疑犯離開後,為什麼不順手帶上門?還一個可能,十分嫌疑人是無辜的。他離開,死者關門,接著二十分嫌疑人進來。所以我認為從時間來看,十分和二十分的嫌疑人是真兇可能性最高。”

魏嵐道:“可憐的霜霜只能蒙一個了。”

秦雅深表同情,問:“顧問,你怎麼看?”

“我目前沒有太多看法,但是我認為提示的物證在現場是破案關鍵。”

戴劍沒說話,拿來拍攝的模擬現場錄影慢慢觀看,看到陽臺。戴劍暫停,拉近鏡頭看陽臺位置躺在地上的死者,眼睛一亮,道:“我知道兇手是誰了。”

夏娃努力看死者,戴劍一邊道:“死者是頭部撞擊到陽臺建築做為裝飾的硬物上休克死亡,我猜測真實情況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