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主義還是很盛行的,就連後世的隆美爾也深受影響,朱可夫同樣也是一個大炮兵主義者。
蘇軍裝甲部隊暫時停止了進攻,停在第一道防線前幾公里處黨衛軍裝甲師師長克羅夫特,立即發現了蘇軍的異常情況,現在戰場上的短暫平靜,就是更加猛烈進攻的前奏,這種異常情況,十分考驗第一線指揮官的應變能力。
克羅夫特動了,不過克羅夫特不是叫第一道防線的德軍進攻,而是讓自己這段的德軍步兵立即撤退出第一道防線,然後到五公里處防守,這些撤退的德軍步兵不是慢條斯理地撤退,克羅夫特要求他們跑步撤退,並且丟棄一切笨重的裝備。
……
看其他版本的兄弟,幫忙收藏下本書吧!沒有其他要求。(未完待續。)
第502章 等待機會(上)
其實用不著跑五公里,蘇軍沒有那麼多炮彈把炮擊的範圍搞得那麼大,撤退的德軍只要跑出一公里就差不多安全了,用時也有五六分鐘。
蘇軍也不可能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就把大炮運到前線,要知道蘇軍的大炮現在還在二十公里外,就算用卡車拖拽,加上一些其他的工作,蘇軍要把這些炮兵部署到德軍修建的第一道防線前,最少也時間是二十分鐘後。
那時候德軍早在五公里之外了,雙方都沒有什麼好的偵查手段,如此黑夜也沒有什麼偵查手段可用,這樣的仗更加考驗的是指揮官的能力了。
德國德軍的步兵在烏漆墨黑的蘇聯平原狂奔,還好這裡是平原,摔倒後立即爬起來繼續跑,而蘇軍也在用快最的時間搶運大炮和“喀秋莎”。
十五分鐘後,蘇軍的“喀秋莎”開始怒吼,“喀秋莎”一次齊射的時間非常的少,只需要10秒就可以把彈藥射完,發射完畢的“喀秋莎”可以瞬間轉移,機動能力十分的強大,德國的六管火箭炮和大炮根本沒有反擊的機會。
“喀秋莎”打完就可以跑,蘇軍的大炮在射擊之後就不好跑了,“喀秋莎”齊射後就迅速轉移了陣地,而蘇軍的大炮則在繼續猛烈轟擊德軍的第一道防線。
德軍修建的第一條防線,在漆黑的夜裡,全不是爆炸產生的火光,整個夜空都被映紅。
幾百門大口徑大炮同時轟擊,那氣勢與“喀秋莎”轟擊的效果不差上下,短短的十分鐘,德軍動手修建的整個第一道防線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陣地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事被炸燬,如果第一道防線上面有德軍的坦克,火炮和步兵,這一切都將在這次炮擊下煙消雲散。
可惜第一道防線上沒有人,也沒有裝備,蘇軍連續兩次浪費了大量的彈藥,黨衛軍克羅夫特的應變能力,再一次挽救了他自己大量的部下。
隆美爾的權利下方,真的可以培養前線指揮官的應變能力,這對於嚴謹的德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克羅夫特在等待,在繼續等待機會。克羅夫特一直在心裡告誡自己,要忍住,要像鱷魚一樣潛伏在水中,然後等獵物靠近的時候,然後突然給予獵物致命的一擊。
“轟轟……轟轟……”
蘇軍的炮彈猶如冰雹一樣砸落在第一道防線上,猛烈的爆炸掀起陣地上的每一種東西,就連泥土也是漫天飛舞,爆炸產生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如此猛烈的炮擊,什麼戰壕和工事,都是豆腐渣,在如此猛烈的炮擊下,只能是連渣渣都不剩。
很快克羅夫特的機會就來了,蘇軍再猛烈炮擊二十分鐘後,就停止了炮擊,而蘇軍的裝甲軍剩餘的坦克四百多輛,對著剛剛經歷猛烈炮擊的地一道防線蜂擁而來。
此時的第一到防線已經沒有什麼完整的防禦工事了,剩下的只有一些還在燃燒的,支離破碎的陣地,蘇軍的坦克不管這些,他們必須乘著自己炮擊的餘威,直接佔領德軍的第一道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