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恭維自然不可少,請楊善軍坐了上座,所謂上座,就是掛著字畫的牆壁位置。在傳統習俗中,一般室內桌子的上座,都是以掛壁畫、中堂的位置為尊。
落座之後,飯店老闆也把花生米和皮蛋豆腐給端上來了,以及一瓶紅色瓶裝西鳳酒。118元的價格,在徐浩看來,屬於低檔酒了,他們家那邊請客,特別是求人辦事,沒有兩三百的酒都拿不出手。
不過,蔣桂芸是群頭,肯定對橫店這邊的習慣很清楚,多大身份的人,請他喝什麼酒,都心裡有數。
118的西鳳,或者就對應楊善軍現在的副導演身份。
“小徐,給楊導倒酒。”馬政把酒瓶推給了徐浩。
酒桌上身份最低的倒酒,這也是約定成俗的規矩了。徐浩拆開酒瓶,先給楊善軍滿上,接著是蔣桂芸,然後是張政,最後才給自己倒了半杯。
“楊導,承蒙關照,我張政先乾為敬。”張政端起酒杯,就開始給楊善軍敬酒。
“哎呀,喝白酒啊,喝啤酒多好呢。”楊善軍發了一句感慨。
“喝啤酒哪能盡興。”蔣桂芸笑說。
楊善軍喝了白酒,齜了齜牙:“明天還一大堆事情等著處理,不能喝醉了,耽誤事。”
“放心吧楊導,肯定不敢耽誤你的事。”
場面話,說得自然漂亮。
張政敬完酒,沒等楊善軍吃上幾口菜,蔣桂芸就端起酒杯,也開始給楊善軍敬酒。徐浩在桌子上默默地數著,他很清楚,今晚這頓飯,他來也是有任務的,除了當服務員,還要幫著合力灌楊善軍酒。
他沒怎麼在這種請客的酒席上吃過飯,很多事情並不是太懂,但是細心一點就能明白規矩。儘量多吃菜少說話,然後等別人都敬過酒了,他再端起杯子敬酒就好了。
於是乎,蔣桂芸敬了酒,楊善軍吃了兩口菜,徐浩端起杯子,站起來了:“楊導,晚輩徐浩,敬你。”
楊善軍說:“坐下來,不要客氣。”
張政就在旁邊插話說:“楊導,徐浩,十八歲,別看他年紀小,人很機靈,劇組有什麼事情,就交給他,你能放心。他也是剛剛來橫店,沒學會橫店這邊的一套風氣,楊導你多指導指導他。”
楊導話說的也很漂亮:“我虛長几歲,也勉強在劇組能說上話,指導什麼不敢誇海口,教他一點為人處事啊、怎麼跟劇組打交道啊,這個還是可以的。”
徐浩打蛇隨棍上,厚著臉皮說:“那以後請楊導多多指導,交代我做事,吩咐一聲。我先喝乾了,楊導隨意。”
西鳳酒挺辣的,徐浩喝了一口,頓時從喉嚨辣到肚子,趕緊夾了好幾顆花生米,咀嚼開,抵消白酒的辣氣。他的酒量可能是遺傳自他爸爸,半斤沒問題,但是徐浩卻不喜歡喝白酒,他受不了那個辣味,也受不了喝過酒之後頭暈的狀態。
相對於白酒,他更願意去喝啤酒,啤酒就是水,喝多了撒點尿就沒事了。
隨著一輪酒下肚,酒桌上的話題漸漸熱絡起來。
張政和蔣桂芸都是很能活躍氣氛的人,徐浩今晚表現的有點悶葫蘆,但是他後勤做得好,誰的酒不夠了他倒,誰的桌邊沒紙巾了他拿,然後就是默默地吃菜,觀看張政和蔣桂芸,如何從楊善軍身上拿好處。
……
“我跟你們講,我們這部戲《最後的戰士》,武打動作非常多。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導演是誰,是譚悄,我哥們,拜把子的好哥們。譚悄是哪個,袁和平知道嗎,袁仁祥知道嗎,袁家班在國際上誰不知道,哪部動作大片不請袁家班當動作導演。”
正所謂,喝酒前一個人,喝酒後又是一個人。
沒喝酒之前,徐浩覺得楊善軍是個精明的人,而且說話水平也高,四平八穩,水潑不進。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