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拿了國外電影扶植計劃的資金,如果能在電影節上籤下幾個發行協議做好國際銷售,基本就能回本。
導演一開始就打算把片子送去香港電影節,幾月份殺青幾月份做完後期,都是按照這個時間表趕進度。一共拍了兩百個小時,片比1:100,可以用素材剪出三四部不同的版本,所有可能性都想好了。電影節的版本因為不用擔心審查問題,剪輯起來很順利。
片子是難得的現實主義,講自我或他人的切身相關,不僅取材於現實生活,在現實主義意義上也站穩住腳。表達並不隔靴搔癢,沒有糾纏於敘事語言和人物結構,採用乾淨、簡單、聚焦、並行的敘事線,視點狠而平穩,沒有窺探或者意淫出軌這件事本身,而是用出軌串起兩個共生家庭的各自苦難。
影片最後葉易從餐館裡走出來,頭也不回的朝馬路上走去。梁顯繼續埋頭吃麵,塞了滿嘴,低著頭能看到眼角彎了彎。
梁顯終於從陰鬱暴力的性格中逃出一片生天,衝鏡頭不明顯的一個笑,暖了全片的基調,非常打動人。古琴加進編曲的後搖在此時響起,全劇終。
電影放映後反響不錯,記者碰到梁顯,採訪問他和葉易都分別影片裡有出色的表現,葉易也算是競爭對手,有什麼感受。
梁顯回答:“我沒這麼想。因為我覺得自己還不在競爭範圍內。”
然後笑笑。
其餘外國記者不認識梁顯,中國記者大部分是香港人,說的普通話各自聽不懂。之前替整個劇組翻譯的人是葉易,然而他現在正忙著自己的事。
這是同性戀情曝光後葉易第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關於此事的獨家專訪就安排在香港,電影節亮相之後。
長相的價值在此體現。再艱險的局面,只要有容貌加持,就總會過去。不論起因過程如何慘烈,到了最後,總會以雜誌封面網站頭條的微笑專訪,光彩收場。
媒體是鄭凱君精心挑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