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農民的生存極為艱難。

而中國現在實行的所謂“封建土地所有制”,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因為除了少部分的勳貴擁有的土地是朱濟世“封”的,絕大部分的地主的土地都是買來的。而且在理論上,地主只能管理土地而無權管理租種土地的農戶。這一點同日本的情況完全不同,日本的封建領主不僅是土地的主人也是農民的主人,就是把農民砍死也是正當合法的。這才是真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中國那種買地租地的模式和後世買房收租沒有什麼區別,不能說買房收租是符合n個代表的,買地收租就要打倒在地淪為賤民。當然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有多重和中國有錢人熱衷於土地、房產的投資,從而將大量的資本沉澱到土地房產之上,限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到這裡,朱濟世笑了笑道“勝卿,朕覺得日本應該按照大明的模式改革土地所有制,在承認武士對土地所有權的情況下,將武士對人民的統治權轉移到未來公武合體的政權當中,從而將日本改造成一個政治上統一的開化國家。這個辦法對日本的武家特別是高階武士是比較有利的,如德川宗家將來就能擁有日本20%以上的耕地,每年可收取數百萬銀元的地租!”

第559章 新日本還是舊中國?第一更

,!

“皇上,您是說將400萬石天領化為德川宗家的私財?”

勝海舟的眉頭皺了起來,似乎在苦苦思索。這幾年他一直呆在中國,一面在濟世大學上夜校,一面在南洋行、蘭芳行等朱濟世的產業裡面任職,不但開了眼界積累了工作經驗,還在不久之前透過了濟世大學法學系的畢業考試,取得了文憑,而且還被任命為橫濱藩家老。如果返回日本,肯定會被幕府當成大賢重用的——和他關係密切的松平簡煜、佐久間象山、西鄉隆永(橫濱藩家老)現在都是幕府重臣了,同橫濱藩有特殊關係的德川齊昭又是幕府老中,齊昭的兒子德川慶喜現在又是將軍繼承人的熱門人選。所以勝海舟歸國之後,肯定會參與日本政治改革。

可是要怎麼改革日本的藩幕政治,卻讓包括勝海舟在內的所有日本有識之士大商腦筋。因為日本現行的朝廷、幕府雙頭中央和地方列藩割據的體制擺明是沒有辦法維持下去的。如果不是大明的支援,日本現在大概已經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了。但是要改革日本自古以來形成的政治體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日本國內流行的公武合體論聽上去好像很不錯,可是怎麼合體呢?合體之後誰說了算?天皇還是將軍?而且將軍的天領和列藩的領地怎麼辦?要交出來嗎?不交出來公武合體就是虛的,交出來,那武家能答應?而將領地變成武士的私人財產。將武士轉化為類似中國的地主士紳。似乎也不大妥當……

“難道天領不是德川宗家的財產嗎?”朱濟世笑著反問道。“凡是改革,都是要承認既得利益的,在此基礎上實行改良。如果要剝奪德川宗家的土地,那麼剩下的300藩和數萬旗本的土地要不要剝奪?如果都要剝奪,那天皇家的利益呢?這樣搞下去可就不是一場改良,而是一次社會革命了!而且這種革命的力度堪比法蘭西大革命,天皇最後會不會上斷頭臺都不好說了!”

“可是這樣一來,公武合體之後的新政府就沒有財力了……”勝海舟皺眉道。

朱濟世笑道“政府沒有錢就收稅啊。正常國家都是這樣維持的,哪有將政府的財政基礎建立在剝奪私人財產的基礎上面?”

勝海舟還是皺眉,如果按照朱濟世提出的辦法,公武合體沒準真會成功。畢竟現在統治日本的藩主大名階層的利益得到了保證,300多個高階武士家族將會擁有日本80%以上的土地,同時還將把持日本大部分的軍政權力。這日本國,豈不是成了這300家大地主的國家了嗎?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