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加冠定位(第2/3頁)
章節報錯
兩個在群臣天下,有個主次之分,也可謂用心良苦。
“但天下皆認為你對天下有大用,為此朕命你為輔政王,輔佐你哥哥治理這個大明內外,匡正你哥哥的得失。你當時刻心懷仁慈,善待天下軍民,為大明中興兄弟同心努力。”
感情不是卸磨殺驢,只是少給拉磨的毛驢幾把草。
這樣的格局就是,執政主全國事,以內政為主,呂謀輔政主外,以外務為主。
至於誰的權力更大,其實依舊是平分秋色的,只是各有側重。這樣的雙王時代最恰當。
但天下臣民,卻更喜歡稱呼呂謀為攝政王,不是叫順口了,是內心依舊渴望,軍國大事還是以攝政王為主導。
大家清楚,大明這盤磨,沒有攝政王這個毛驢,還真沒有人能拉的動。
做完這一切,崇禎輕鬆宣佈:“執政即日遷入紫禁城,請張皇后(天啟皇后)遷居西海靜養,朕帶嬪妃遷居萬壽山,萬壽宮。
從此朕就在那,俯視著你兩兄弟和諸位愛卿,勤勞國事中興大明。”
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再也沒有用李安攙扶,站起來,直接健步如飛,一身輕鬆瀟灑的下殿而去。這看的群臣是目瞪口呆。
但大家都心卻徹底的放下了,原來皇上一直在裝病,早已經定了放權之心。這麼看,你若安好,也不是不得了嗎。
大明從一皇,到三皇時代結束,進入了更加穩定的二皇共和時代,什麼時候進入大黃時代,那得再說了。
搬進已經人去樓空的紫禁城,成了這真正天下的主人,朱慈烺是真的愁眉苦臉。
呂謀笑問:“我的執政哥哥,今日風和日麗,喬遷大喜,為何卻愁眉不展呢?”
朱慈烺就四下打量了一陣這輝煌的紫禁城,不由感慨:“當年皇伯伯(天啟)和父皇都曾經說過,這是天下最大的權力中心,但也是天下最大的豪華監獄。他們總想著,什麼時候才能逃離。”
這話不是平白瞎掰。
當年天啟死活不想登基,是英國公張維賢帶著群臣生拉硬拽,抬著,把他塞進龍椅的。為此,天啟以不理朝政做木匠,做無聲的消極反抗。
而崇禎是哥哥無後,不得不兄終弟及得到的位置,也是無奈之舉。
你還別說,大明除了朱棣主動搶了侄子皇位外,就沒有一個爭當皇帝的,反倒是不想當皇帝而逃避的不少。也算是一個奇葩的朝代。
“原先,皇伯父有病不治,逃出去了。現在,父皇他老人家在春秋鼎盛的時候,逃出去了,卻將我關進來了。我的前途從此暗無天日啦。”
呂謀心疼的拉住哥哥的手:“哥哥,不要哀傷,外面不是還有兄弟我呢嗎?我是會時常過來探監,保證三頓送飯的。”
朱慈烺就上去給他一個窩心腳:“你不要得意,早晚有一天,我把你關進來。”
呂謀大驚失色,是真的大驚失色:“別,別,別,我的性子閒不住,住這裡,不出三天我就會拆了這文物的。”
這時候朱慈烺悠悠的說出來了後世那句名句:“這座紫禁城,就好比圍城,無數的人,想破了腦袋想進來,但裡面的人,卻是想盡辦法要出去。唉——”
呂謀將腦袋湊近哥哥,低聲奸笑:“哥哥也別太過絕望。等兄弟我掃平四合,天下太平了。到時候,咱們將小弟塞進來。我們兄弟倆,藉著巡遊天下的名義,到外面去快活豈不好?”
“兩位哥哥嘀嘀咕咕在說什麼?你們一定在說我壞話,一定在算計我。”永王的小腦袋就擠進了兩人的腦袋中間。
朱慈烺歡喜的回答:“哪能呢,我和你三哥商量,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該出來歷練了。所以,給你在將來安排個好職務,再給你一座這世界上最好的宅院,讓你做到這天下最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