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橫在水面上忽上忽下了好一陣子,於是立了大功頭功得到了應有的嘉獎,獎品是倭國天皇的弟弟在打死道觀裡的一個道士後搶來的一把摺扇。
扇子上面的文字十分的古怪,寫得密密麻麻沒人認的,就連教書的先生也直搖頭說是某種咒語,可這是一種榮譽不是?李華的爺爺就十分小心地將摺扇儲存了下來,他帶著它參加了八路,又後來南北轉戰直到退休,摺扇理所當然的成了李家的傳家之寶,後來李華的爺爺還用水晶玻璃作了一個盒子將它存放了起來。
我家的老人們就常見到他拿出來給大家看,後來不知怎地因為這把扇得罪了什麼人一直到死都沒再讓外人看見,而我也只在李華的母親去世後在李華的手裡又見了一次,聽其他的老人說那把摺扇是個了不得的寶物,可惜那年月太動盪了些不能再顯於人世,後來經歷了太多的事而不知所終。
只是再後來見到縣裡的、省裡的大人物們走馬燈似的到我家尋李華來來去去的,更有人出價出到了人民幣十萬元購那把扇子,要知那時一個縣級的大人物的工資一個月才幾十元,當然了李華的爺爺是堅決不賣,前前後後有不少人被李華的爺爺罵出了家門,前前後後又有許多領導上門求寶被李華的爺爺巧言婉拒。
最後有人說根本沒有什麼扇子之事,是李家用來抬高自已在抗戰中的戰功,眾說紛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數十幾年過去後聽說日本倭國來了一個什麼考查團,要求那個縣裡在那個天皇弟弟亡去的半山上有道觀的地方建一個紀念碑,如果縣裡同意就給縣裡幾億幾億日元做為賞金云云,看來這事果然是真得。
為了那些個幾億日元當既有人跳著腳兒讓縣裡領導們同意,聽說有一位了不得的省裡的領導還專為還未立的那個什麼碑寫了篇很是有些氣勢的題跋,以彰顯中倭友誼萬古長青云云。
但是縣裡的頂了天的那個領導嚴詞拒絕,據傳說他寧可舍了生家性命堅決地將倭人們的考查團趕出了縣城去。
百姓們傳說是那位可敬的領導說:“如果立碑也應該是抗日英雄的碑,日本天皇的弟弟被打死是他罪有應得,要不他不死在自已家中怎麼會死在這一方的領土上的?日本天皇如果被打死在這兒那更好,俺會率全縣百姓立一箇中華抗日的成果的紀念碑”。百姓們的傳言應是眾說紛紜,不過有人說他曾親耳聽過老領導說:“如果有人敢向那些不是人的人低頭,俺只好重新領著全縣裡的百姓上山打游擊,繼續抗日繼續讓那些個叛徒們記著過去的事。”
結果小日本倭人天皇的弟弟的紀念碑硬是沒立成,可是將日本倭國考查團趕出去的那位可愛的領導卻得到了全縣百姓的真心擁戴,或許他自已也或是他的某個親友曾參加過那次戰鬥,也或許過去的日子讓他對倭人有種刻骨的恨,反正後來那位了不起的領導還受到了太多的百姓們讚美,不少百姓在家中立了他神位而悄悄的供奉了,讓我說是當是自古均道的那句老話,“公道自在人心”。
日本倭國的考查團離開後許多人又想起李家的寶貝,登門的人又漸漸的多了起來,李華的爺爺乾脆全部拒之門外或以不在推擋遮掩,日子一久人來漸稀,車水馬龍便不復有矣。
第二章 扇子上的文字
在李華的爺爺參加了八路後四處轉戰的情況下,李華的父親就在李華奶奶的保護下一路討飯逃到了現在住的我家所在的這個小山村。
李華的奶奶是一位小家碧玉識文斷字,如果是一偉岸丈夫必是人中俊傑,雖說生活很苦可李華的父親卻是受到了少見的極好的教育,直到解放後第一次收完麥子李華的奶奶帶著李華的父親起程返回到了老家,直等到李華的爺爺省親回來。
要說李華的奶奶可真了不起,這個女人用自已的堅強和不屈的精神硬是感動了李華的爺爺,而且日久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