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會了才行,不然我們萬一有個敗時要逃跑,你可就不成了。”

我從未想過這個事,不由自主的怔了一下,如果需要逃跑的時候不會騎馬可真的不成。看來我還的要學會那個這些兵士們人人都會的技能,也總不成趕著車轎去衝鋒陷陣了不是。

在車轎內,周大刀幾人呼呼的大睡。看著小窗外一隊隊的兵士們一付自信的樣子,我卻沒有一點點的睡意。

這個世界的戰車是由四匹馬拉了,車上有甲士三人,隨車有徒卒,一般十數人,車馳卒奔,簇擁前進。兵器是用鐵器製造了,兵士手中持的是戟,可刺可斬,還攜有便於近戰的彎刀。甲冑是用皮革製成的,上面綴了薄鐵泡,盾牌卻是用了樹藤,上浸了桐油,很是輕便,並增強了防護力,戰馬也裝備了護甲。

按周大刀所言,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又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層層劃分很是規矩。戰鬥中已採用金鼓指揮,要求行列整齊,攻伐協調,進退一致。

每行軍前必有軍士檢查兵器裝備,很象是個專門用來對兵士們進行監督的官員,而且每隊出發都有著中士大聲的呼喊,講述著戰前的一些規定。我聽了幾句,有些竟然是不讓輕易殺降和擄掠的內容,頗有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味道了。

幾萬人的隊伍擺著幾十個方陣,在朝陽的輝映下大踏步的向著紫金關迤邐而去。

第八十七章 大戰紫金關(一)

北郡的四口鎮距紫金關約一百里,人口不足兩萬,是座三面環山的小城,不過城牆到是很高,約有個五丈開外,只有南北兩道城門,城牆上可以走馬,北牆有數座炮臺。

數萬大軍當夜在四口鎮外駐紮後,李鐵拳派出了傳令兵,在山內都尉趙勇年的引導下匆匆而去。

東郡的山內州距四口鎮約有個一千五百里,雖然東郡郡守先於我們帶兵而行,我們還是早於他先抵達了會合的地點。

太陽還未下山,紫金關代守備寧國俊派出的訊卒已到的軍中,忙讓親兵請了五虎大將齊聚大帳後,訊卒便將前後發生的幾次戰事一一的道來。

紫金關外還有四座關,分別是流水關、慶懷關、恰林關和正口關,正口關是臨海的第一個大關,修有水門,戰艦可直達城內。

東都國的老將軍率手下十五員虎將,帶了近六萬兵士趁夜漲潮時偷偷的繞了關,在天明時已是順小路衝到了恰林關與正口關的中部,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直撲恰林關,一路返身攻打正口關。

正口關守備劉節才未曾提防亂竟從關內出,被東都大將白應傑賺開了城門,一萬兵士鼓譟而入,大驚之下只領了數十親兵衝城而出,繞道投奔恰林關,入海的大關口正口關至此已是歸了東都,東都戰艦遂直達關下,兵士源源不絕由此登岸,不旬日,已達十萬眾。

恰林關守備寧國俊卻是個極心細之人,早已從自己派在外的訊兵口中得知東都國兵士已是繞道前來,遂派了大將高進率了三千兵馬,距關外四十里三虎口埋伏,第二日,東都國大將趙國成帶著三萬軍士耀武揚威直至關下,還未等紮下大營,寧國俊已是盡出關中人馬直衝而去。

恰林關外一場混戰,趙國成漸不能敵,率兵且戰且退。寧國俊身先士卒,一路追殺,直至三虎口。已埋伏在此地的大將高進帶兵猛的衝了出來,兩下夾擊東都頓時大敗,三萬將士逃出不到千餘人,趙國成被亂箭射下馬來,死於亂軍之中。

東都國另一哨人馬時已抵三虎口,大將張仁聞訊帶兩萬軍急進,兩軍在三虎口又是一場混戰。東都老將軍也已得知趙國成兵敗,命大將常懷林帶偏將劉方亮、朔兵、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