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返的青春年華。

九月二十日上午,林子軒和慕姍姍開車來到京城廣播學院,在圖書館上懸掛著一條歡迎知名校友的紅色橫幅。

上午是一場校友歡迎會,中午吃飯,下午休息,晚上是學生舉辦的文藝晚上。

在學生會學生的引領下,他們來到歡迎會的會場,現場來了五六十人,兩人被安排在第三排,前面是一些老同志。

林子軒認識其中的大部分人。

有退休的老領導,也有正在崗位的實權幹部,以及教書育人的老教授,還有不少華國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和媒體記者。

廣播學院這幾十年培養了大批人才,在廣播系統內基本上是廣播學院的天下。

林子軒看到了崔永元,打了招呼,他早已脫離廣播系統,和那些人不怎麼熟。

十點鐘,校長帶著一眾校領導前來,和大家寒暄一番。

一位副校長介紹了當下學校的籌備情況。

改名的事情需要儘快定下來,因為要得到教育部門的批准,教育部會派人審查學校的各項指標,一共有三次審查,全部合格後才能升級為大學。

「希望各位校友同心同力,讓我們的廣播學院再創輝煌。」副校長慨然道。

學校重視知名校友,不僅是因為這些人在社會上的影響,還有校友的捐贈。

有的校友是企業家,捐款建座教學樓,既能為學校發展做貢獻,還能留名。

此次校慶邀請大家前來,就有這個意思。

校友捐贈是學校的一項收入來源,並不稀奇,在西方,很多大學的教學經費主要依靠的就是校友捐贈。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