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

哼,虛偽。龐統搖頭輕笑:“主公此言差矣。益州牧劉璋昏庸腐朽,離心離德。蒼生如置水火,早已怨聲載道。益州易主,只是早晚的問題。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得到益州後,施仁政於民,救益州蒼生於水火,是千古大功德也。如果主公一味執著於片面的仁義,白白的讓益州落入他人之手,只怕反而會累及荊州再起戰火。那時受苦的就不止益州蒼生了。如果主公憐憫劉璋失其地,大可封一塊給他就是了。主公以天下為先,而曹操卻是以一己之私,棄天下蒼生而不顧。主公怎麼能這樣妄自菲薄呢?”

劉備開懷大笑:“士元高見,備受教了。不知士元可願擔任治中一職?”

龐統連忙起身長揖到底:“謝主公。”

“好好好。”劉備大喜,起身親自扶起他,“世人皆言說龐德公有兩高足,一曰鳳雛,一曰臥龍。蒙上蒼厚愛,備竟同時能得到你們兩位的扶佐。可喜可賀啊。”

龐統臉頰微紅:“主公過獎了。”

劉備握著他的手,誠懇的說道:“不瞞士元。劉璋早就多次派了張松跟我商談,欲與我結盟。年前又聽聞曹操準備攻打張魯,他恐禍及益州,又派了法正和孟達各將兩千將士過來迎請我入蜀,助他禦敵。孔明多次勸我將計就計,一舉謀得益州,說此乃天賜良機。可是,我不想成為天下人唾棄的不仁不義之徒,所以一直沒有答應劉璋的請求。聽君一席話,備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法正現在還在驛館沒有離去。士元,隨我一同去看看他吧。”

“喏。”有種感覺,劉備成心想在他和諸葛亮之間挑起點什麼。龐統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劉備很滿意龐統這種恭謙的態度,比諸葛亮那丫看著順眼多了。在去驛館的路上,詳細向龐統介紹了益州使臣法正此行的一些情況,末了,評價道:“法正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號玄德先生,是久負盛名的名士。我與法正已經有過多次交往。此子大才,不是等閒之輩。你們年紀相仿,一定很能談得來。”

龐統笑道:“統一定不負主公厚望。”早就想去會會這個法正了。

法正之名,他已經聽諸葛亮說過了。此人和他際遇頗為相似,懷有曠世之才卻始終得不到劉璋的重用。目前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軍議校尉。又為祖父盛名所累,常被蜀人妒恨詬病。好在他得到了益州別駕張松的賞識。張松也自認為懷才不遇。於是,難兄難弟,同病相憐。

第146章 將計就計

聽說劉備親自來了,法正和孟過受寵若驚,連忙跑出來迎接。

兩人長揖到底:“有勞君侯了。”

劉備伸出兩手虛託,笑道:“驛館粗略,先生和將軍住得還習慣否?”

法正和孟達不約而同的答道:“甚好。”劉備待他們可謂投其所好,至誠至善。

劉備親切的招來站在車駕旁邊的龐統:“士元,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分別就是益州使臣法孝直和孟子敬。”然後又對法正和孟達說,“這是我州治中龐士元。”

三人拱手,客氣的互相問好。

法正躬身把劉備和龐統迎入了驛館。劉備獨自坐在主位上。龐統和法正、孟達分別坐在他的左右下首。

寒暄過後,法正直入主題:“君侯親自前來,想必是入蜀一事已有定論。”

劉備望了龐統一眼,頷首笑道:“正是。士元說的對,荊州和益州唇齒相依。若益州落入曹賊之手,荊州亦不能獨善。所以,備願意入蜀為劉璋助拳,共肩抗敵。”

法正和孟達聞言,欣然站起,雙雙長揖到底:“君侯高義,正(達)代表益州蒼生謝過君侯。”

“使不得,使不得。”劉備連忙起身離座,親手扶起兩人。

龐統也跟著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