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家有院落】………

兩位老人也一宿沒有睡,家裡多了幾萬塊存款,合計著辦點什麼事好。楊永成家立業了,正為房子操心,不過聽楊帆說起要借錢的。兩兄弟打小就和氣,大了能夠相互扶持,他們看著欣慰。眨眼之間孩子門大了,他們也老了,該為孩子辦的事也辦的差不多了。孩子們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主見,為他們操心也操心不過來,就說楊帆吧堅持著要回家種田,他們最初還不願意,可是一回來就幹了件大事,幾千塊錢的葡萄被他賣出了十幾萬,也不比城市工作收入的少。如果沒有楊帆兩老人還為葡萄發愁呢,這樣看來孩子門的事不能過多幹預,有時說不準好心辦了壞事。既然這樣,他們也是時候該想點清福,到大城市去轉轉,現在流行旅遊嘛,他們還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呢。

兩位老人商量了一夜,卻又放棄去旅遊了,覺得家裡應該添置一些東西,冰箱還沒有,電視也應該換個新的。家裡的老房子是院落式的,有了些年份了,古色古香住著特別舒服,只是牆皮剝落,應該裝修一番。

村裡年輕人就是愛瞎整,在外辛苦積累下來的錢,回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老住宅拔了再說,建起了一棟棟的磚混水泥板房子,卻沒錢裝修粉刷,完全是鐵屋,夏天熱的要命,冬天凍的要命。新生事物就好嗎?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一定得道理。

農村人三件大事,娶媳婦,建房子,生兒子。建房子無疑是這輩子最能體現自己能力的事,於是兒子把老子建起沒幾年的房子拆了,建起新房,孫子又把他老子的房子拆了建新房,為的就是顯現自己的能力,如此的折騰迴圈下去。

楊老頭讀過幾年書,喜歡看小說,尤其是文言文小說,內容不乏對古建築的描寫,自然知道了老房子彌足的珍貴。別人笑他窩囊幾輩子都建不起房子,他呵呵直笑問,你的房子住著有我的舒服嗎,問的人啞口無言。

周政和是語文教師,也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早幾年是啟功的徒弟跟著學習筆法,一個字也能賣上好幾百。由於啟功去世,周政和的毛筆字也就不了了之,他也不是特別功利的人,師父去世他隨遇而安,把寫毛筆字作為一種消閒的樂趣。

周政和就特別羨慕楊家的老宅子,沒事就過來坐在院子裡,泡一杯幾塊錢一兩的清茶,和楊老頭一邊聊天一邊喝茶。等日頭歇了,他便去轉悠轉悠,打理他的田地,特別悠閒。羨慕的楊老頭也想把果林交給別人,跟著周政和逍遙。

這日,周政和又端著一個茶杯來到楊老頭的宅子裡,找楊老頭喝茶聊天,發現院子裡坐滿了人,夠才,趙康,還有幾個婦女。

原來是楊老頭的葡萄以高價賣出去了,幾個婦女是過來和楊老頭商量是否可以移植一下葡萄。楊老頭人善良,雖然憂慮以後葡萄再也不能自家專有了,但是面對鄉親樸實的面孔,自然不好拒絕,滿口答應了,只是要求不要過多剪枝損害葡萄明年的收成。

一群人在院子裡聊天,嘰嘰喳喳的,尤其是婦女不時哈哈大笑,氣氛也特別熱烈。

周政和倒也喜歡這樣的氣氛,城市裡人與人之間比較虛偽,而鄉村人呢,喜怒形於色,有什麼就說什麼,直來直去的,也好相處。他不說話,僅僅是喝喝茶,微笑的聽著,心已經很滿足了。

不過,楊帆和狗才做木匠唰唰的聲音,打擾了周政和聆聽的興趣。周政和皺著眉頭實在忍受不了了,站起身來走過去瞧瞧,發現兩人正在做竹椅子。狗才在一邊刨木料,楊帆在一邊磨光竹料。

周政和有些驚訝,楊帆一個大學生什麼時候學會這種手藝?看他手腳靈活的,雙手握工具的姿勢有模有樣,不像是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