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們的人生不存在選擇,就是走路。那時候出行不便,通訊只能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交通工具除了馬車、牛車,其他啥也沒有。僕役們下地幹活得走,為老爺辦事得走,老爺遠端出差,更得走。不走老爺就不給飯吃,要捱餓,所以必須得走。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很能走的群體。

雖然很能走,可也撐不了多久,畢竟路途遠,人有生理極限。在經歷了開始的體力充沛,精神飽滿,管老爺快節奏歌曲的鞭策,一段銜枚疾走、輕鬆歡快的旅程過後;僕役們發現,路越走越長,腳下邁的步子,越來越短,管老爺的嗓子,也越來越破,只是歌唱的熱情,依舊飽滿。慢慢走,不著急,總會到家的,大家心裡勸著自己。

回國覆命的使臣也不著急,這趟差事沒辦好,要倆活的僅帶回一個,任務只完成了一半,擔心回去受批評,對儘早回家有思想牴觸。所以,他對行進速度的快慢漠不關心,啥時候到家都行。

著急的只有一個,管仲。原因眾所周知,預防情況有變。

古希臘一個後半生吃草根、啃樹皮生活的哲學家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句話說的是,我們處在一個不斷變換的世界,不僅變化,還發展。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都包含在內。前兩項的變化比較明顯,瓜熟蒂落,大河奔流,生老病死,改朝換代。人類思維的變化可是看得見,摸不著。看得見是因為思想可以寫在紙上,摸不著是因為很不具體。而具體到個人的想法,那變化很大,更不好摸。

魯莊公的想法有什麼變化,管仲摸不著;但他找到了解決摸不著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儘快離開魯國地面,回到齊國內。這樣,就算是魯莊公的想法推陳出新,也沒用。

可這個辦法施行起來,比較有難度。想盡快回到國內,自己是馬拉松選手也不行,畢竟馬車不僅比人跑得快,而且耐力足。管仲也沒老孫那本事,翻個跟頭就到家。所以必須指望僕役們的兩條大腿,只要督促僕役們加緊趕路,積極遛噠;提前脫險,不是問題。可是他說話在這裡不算數,暫時的政治面貌還是囚犯。如果站出來吆五喝六地指使民夫,帶隊齊國使臣不給你兩巴掌,就算你有面子。

有勁使不上,或許危險就像債主一樣很快不期而遇,管仲心急如焚。只恨僕役們個個不是神行太保,自己有土行孫的本領——地遁。

車輪向前滾動得愈漸緩慢,僕役的腳步愈發沉重,管仲心裡的急火幾乎要冒煙。隨著一聲吆喝,車輪停止,管仲心底的火到了燃點,對僕役光火道:“為何停車?”

趕車的僕役非常理直氣壯,說:“休息,吃飯。不然,下午咋趕路?”

不能再這麼等著迎接危險了!管仲鼓足勇氣,趁著大家忙活吃飯休息,向使臣提出了要求:要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假如魯莊公反悔,派人追上來,不僅殺我,恐怕還要連累大家。

話說完了,管仲做好了遭白眼的心理準備。沒想到,使臣一口答應,並立即把加快行進速度的精神,向僕役們做了傳達。然後告訴管仲,咱們就這條件,要想走得更快,不被追上,你還得想辦法,我的腦子不夠用。把話撂這,他就吃飯去了。

使臣明白,這趟差事不好辦,搞不好會很麻煩。就剩一個鮮活的管仲,如果站著出來,躺著回家,自己輕則飯碗砸破(采邑減少或收回),重則性命堪憂。再者,萬一魯君反悔,派兵追上,那自己為了不辱使命,定要與之死戰;結果不難預料,自己受管仲連累,為國捐軀。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早到家的好。

僕役招呼管仲吃飯,管仲說:“我不餓!”

生命有可能隨時失去,堅持的理想也將隨之飄散。哪有閒心吃飯?

如何提高速度,儘早到家?這個問題難住了管仲。要提高速度,只能靠僕役的兩條腿,別的條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