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名錄坐大,靖王靠邊站,靖王府還怎麼從中取事?
幾個人快馬加鞭,將近子時,終於抵達了宜安城。
父子倆在人前客客氣氣地見禮,待退到後衙,從人散去,靖王急忙問兒子:“皇上怎麼會突然派你來監軍?”
“自然是不放心您老人家了”,秦決給父親分析道:“現在北方几個藩鎮蠢蠢欲動,如果安南王府這次打了勝仗,那邊估計馬上就有人要稱帝。皇上一方面自信滿滿,一方面又生怕出什麼紕漏,所以特命兒子前來監督您。”
要是皇上知道他們倆的關係,會不會大叫一聲:“氣煞朕也!”,然後嘔血三升,倒地不起?
靖王把兒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疑惑地問:“你跟了皇上三年,難道他就沒現,你跟我長得有幾分想象?”
秦決笑道:“兒臣在他面前,從來低著頭,不敢直視天顏。”也許正因為如此。皇上以為他把皇權看得至高無上,所以對他信任不疑。
說起兒子的長相,靖王的語氣中帶上了幾分傷感:“主要是誠兒長得太像我了,你的身世又那麼複雜,所以皇上決想不到這上頭去。”
“世上長得像的人多呢,朝中的王旭東不就很像已致仕的周勁松?關於他們倆的笑談,到現在還有人提起。”
靖王本來因為想起了不明不白慘死的次子,心裡有些難過,聽到兒子扯起那兩個人,嘴角也出現了一絲笑紋——其實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只因為一個長得太像另一個。總被朝臣們私下取笑,說王旭東是周勁松的私生子。
秦決鬆了一口氣,還好支吾過去了,沒讓父王繼續緬懷那個死在自己手裡的弟弟。
他禁不住想:要是父王知道他的次子死在長子手裡,不知會如何處置?會殺了他為次子報仇,還是假裝什麼都沒生過?
梁瑾誠雖是庶子,又久住京中,很少回靖王府和家人團聚,相信父王對他也是有感情的,畢竟是他的骨血。
真要論起來,父王跟梁瑾誠相處的時間遠遠過了他,他自己有女兒,所以知道,即使是血脈親情,也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他就對那兩個女兒完全無感,死活都不會在意,因為從沒在一起生活過。父王能多年對他不聞不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王府裡多的是弟弟妹妹,並不缺他這個嫡長子承歡膝下。
秦決很想知道,如果自己在那麼多年的流浪中默默無聞地死掉了,這位由庶子抬舉起來的假世子,是不是就變成了真世子?而自己,永遠沒有機會恢復姓氏和身份?
據說,當初會把他送走,全是爺爺的主意。那時候父王還是世子,剛剛有了第一個兒子,肯定捨不得,可爺爺說,玉不琢,不成器,如果不送上山,就要送去京中為質,家裡照樣留不住,還不如送到山裡秘密培養。
於是靖王府對外宣稱嫡長子生下來就死了。三年後,父親的通房,也是母親的陪房丫頭。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便為立為世子。
秦決很多次想問,他在外流浪的二十二年裡,他當小乞丐,當小混混的時候,父王可有派人偷偷探望過他?或派人暗中保護過他?他不敢問,怕聽到讓自己失望的答案。
雖然現在,父王和母妃對他表現出來的親情很真摯,讓他相信自己確實是他們的孩子,可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陰影。
他會迴歸靖王府,除了他渴望家人,渴望得到親情外,靖王世子的頭銜和靖王府的勢力也是他迫切需要的。任何一個身世不明,從小混混走出來的男人,現自己居然是皇室後裔,都會竊喜不已,然後牢牢抓住的。
父王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版圖,成為一方霸主,並且開始為皇上效力。所以有時他會忍不住想:若他一直都是小混混,父王還會認回他嗎?
當然,這些消極念頭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