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啊……”

華佗聞言,不由沉思。

呂布也知道要一下子轉變華佗的想法那是極為不易,故而說完之後,也是給他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第三二二章:退而求次皆歡喜,離家長久思親人

古時候作戰,最怕的其實不是戰死,而是半死不活,或是殘缺肢體,因為以當時的治療手段而言,一旦重傷等同於陣亡。即便一些人命硬,挺了一時過去,但是將來呢?多少人因為傷勢感染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又有多少人因為病情的延誤而不甘心的離去。

對於呂布來說,學校建立了,那是教育,是才學,是文化;精兵制等改革,那是人口,是民生,是用以恢復亂世造成的社會結構;至於這醫學,則是對生命的負責。

於公,戰地醫療水平的提高,戰地醫師的數目,直接就導致了軍中的戰鬥力。都說百戰成精,但又有幾個老兵能夠從多場戰役中生存下來,呂布幾乎可以說有著龐大的醫師規模,那就是保證百戰之軍的成型。

於私,誰沒有個大病小病,他呂布雖然現在生龍活虎,但若干年之後呢。比如陳登吧,看起來也不像是有病的人,可他就是得病了,而且還是得的這麼奇怪的病,若是沒有華佗這樣的醫師在,只怕他早晚難逃一死。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其他所重視的人,呂布很是希望自己身邊能夠有一些生命的保證在,至少對於心理上也是一個安慰。

鑑於這兩點,呂布希望華佗能夠留下來,不要再奔走四方。

華佗知道呂布說的還是很在理的,但這也是違背了他的初衷,與他的本性也是不能附和,畢竟呂布就算是他的朋友,可他卻不單單是一個朋友這麼簡單,凡是與呂布搭上關係的,首先就要想到他那溫侯,五州之主的身份。若華佗是趨炎附勢之人,能得呂布看重,自然是滿心歡喜,但他淡泊溫雅,卻是不願與達官貴人扯上什麼關係,能與呂布做成朋友若不是看他對天下萬民有一份憐憫之心,只怕也是萬難。可如今這個好朋友卻是給自己出了一個好大的難題,到底是聽從本心自顧離去,還是如呂布所言為了將來而留在徐州?

呂布還是頭一次見華佗這般左右為難,卻也更敬重他的為人,威武不能屈說的便是這種人,因而率先笑道:“元化,這不過就是提個意見,你不必現在回答的,其實咱們也可尋得折中之意,不如你將你的家人搬到徐州來,然後多在此地行醫,得空時在與他人教授醫術,來去全部聽你,這樣可好?”

華佗一嘆,想不到身為溫侯的他居然還用這般商量的口氣跟自己說話,可見呂布是真心以朋友的身份再跟他商議,絕沒有動用半分權勢,若是這個要求都不能答應,反倒顯得華佗小氣了,故而欣然應允。

呂布很是高興,握住華佗的手,大笑道:“開心,實在是開心,元化,你是不知道,在我心中能夠說上話的人確實不多,這高處不勝寒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部從陳登聞言只是一笑,華佗聞言卻是若有所思。

這華佗的事情也算是定了,之後呂布在府邸如平常一般的請華佗,陳登二人用飯,雖然清淡卻也愜意。

其後,本在徐州的各支兵馬也開始陸陸續續的往各地分配。

這次呂布為了對劉備作戰,與以往最大的不同的一點就是採用了優勢兵力。比如以往對付袁紹,對付韓馥,其實除了兵精將猛之外,在人數上,在物資上都是弱與對手的,但這次卻是不同,呂布不惜在動用了冀州人馬之外,還從幷州,幽州二地甚至是從烏桓也借兵,前前後後用兵四十萬,堪稱大戰。

其中閻柔,公孫越雖立了戰功,但這青州,徐州之地卻輪不到他們封賞了,沒有辦法,既然沒有封地那隻能獎賞官爵與錢財。

公孫越是呂布的義弟,對於這些東西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