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豪傑

第一五六章:論豪傑封侯拜相,安邊疆女兒多傷

第一五六章:論豪傑封侯拜相,安邊疆女兒多傷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八百人殲兩千二十八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四萬餘人。俘虜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一百二十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四萬人,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手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吧?顏色。”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四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吧?王庭”。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壁。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二十四歲。

如此一顆橫空出世的將星,雖然一生極為短暫,但卻一改漢室對外族不勝的戰績,一改漢室民風,可以說霍去病一人就是改變了當時漢人對匈奴人的感觀,打破不勝匈奴人的怪圈,最後人人奮戰,以至匈奴人不敢輕進,為其後的絲綢之路跟收服西域三十六國提供絕對的威懾力。

鄭玄聞言也是大嘆手若非冠軍侯,大漢積弱久矣,也不知是否還有如今這大漢,我等是否還能存世。”

呂布也是如此認為,霍去病那次長途奔襲絕不是斬殺千人,俘虜匈奴王庭的人這麼簡單,就好像是後世抗日戰爭中那平型關戰役一樣,雖然消滅的鬼子不多,但卻是極其鼓舞士氣的。

鄭玄笑道手那第二人又是誰?”

“呂布佩服的第二人便是那僅僅只有三十六騎就敢出入西域;最後以戰養戰;平定五十餘個小國的班超;其真英雄也。”呂布正色道。

當初漢武帝開通西域、漢宣帝設西域都護以後,西域諸國一直與西漢王朝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然而,這種關係被王莽改制時貶黜西域各國王號所引起的普遍不滿所打破。天鳳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往西域的都護將軍李崇所率軍隊,被焉耆、姑墨等國殺得全軍覆沒。李崇死後,西域諸國遂完全斷絕了與大新帝國的聯絡。於是,公開與新莽王朝分裂的匈奴單于便趁機在新莽末年和東漢初年擴充勢力,準備重新徵服西域。

而此時班超先是以投筆從戎在竇固帳下為一校尉,之後和郭恂率領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進發,先到鄯善,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精神誅殺匈奴使者,收服鄯善,之後又是招降龜茲、姑墨等國,終於是收服了西域三十六國。

班超當時不過是個文吏;卻能“投筆從戎”;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確地執行了漢王朝“斷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於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