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因此株連母親,儘管受盡酷刑,也不肯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計窮,派人將徐庶綁在刑車的立柱上,擊鼓遊街,要老百姓來辯認他的身份。老百姓感於徐庶行俠仗義,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無人出面指認。官府也無可奈何,後經徐庶的朋友上下打點,費盡周折,終於將其營救出獄。

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他認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剷除人間不平事,誅盡天下害人蟲。審時度勢,又見東漢王朝日趨腐朽,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掌握一身治國用兵的本領,造福於天下蒼生。自此以後,徐庶告別武林諸友,摒棄刀槍劍戟,潛心讀書求學。初進學館時,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願與他來往。徐庶對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學習。由於他學習勤奮,天資聰穎,學習進步很快。加上他為人忠厚誠懇,豁達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諒解。在學館求學期間,與同郡的石韜志趣相投,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

後漢室衰微,悍臣專政,中原大地群雄並起,hún戰連綿。徐庶、石韜為避戰luàn,舉家南遷到荊州地區。在荊州,徐庶結識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諸葛亮、龐統等人。在與諸葛亮的jiāo往中,徐庶為諸葛亮淵博的學識、超人的見解、對時局敏銳的觀察判斷力和獨到的治國用兵之術所傾倒。諸葛亮也對徐庶出眾的才學,高尚的人品而敬仰。兩人來往頻繁,推心置腹地暢談天下大勢,品評當時豪傑,探討治國用兵之道。徐庶對諸葛亮以chūn秋名相管仲、戰國名將樂毅自喻,深信不疑。

徐庶客居荊州時,荊州牧劉表多次禮聘徐庶出仕。但徐庶觀劉表其人,以為此公雖號稱皇室宗胄,頗有禮賢下士之名,但骨子裡卻優柔寡斷,知善不能舉,知惡不能去,只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徐庶堅辭不就。不想在聞聽中原地區戰敗被呂布趕出來的劉備來投靠劉表,劉表對他心懷疑懼,讓他屯兵新野抵擋曹cào。徐庶透過觀察,發現劉備xiōng懷大志,才略過人,並能夠善待部屬,素有人望。於是就前往新野拜見劉備。劉備正刻意結jiāo荊襄一帶的有識之士,對頗有名氣的徐庶前來投靠,喜不自勝。劉備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幹和人品,當即把他留在營中並委以重任,讓他參與整頓軍事,訓練士卒,並且任命他為軍中的正軍師。

在徐庶的整治下,新野雖然不過兩萬人馬,不過俱是jīng銳,加上張飛等人,劉備大有起勢的苗頭,不過這也正是那蔡瑁等人忌憚的地方。

於是為了分化劉表的實力,看中其子嗣奪權的時機,徐庶建議劉備與大公子劉琦結盟,對付有蔡瑁支援的劉琮,同時聽從徐庶的建議,與山林中尋訪那讓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

第三十章:斷梯上樓論後路,假意勸說尋時機

∷書哈小說罓:小說罓∷

第三十章:斷梯上樓論後路,假意勸說尋時機

因為在徐州等地的大敗,劉備手下的jīng銳喪失極多,如陳到,雷薄等人皆是戰死,陳登,向寵,臧霸,孫乾,糜竺等人為呂布所用,太史慈,邴原等人雖然在明面上沒有投靠呂布,但對於世人來說有何有區別?

至於劉備的結拜二弟關羽先是被呂布押送到洛陽為曹cào所用,其後曹cào病亡,這關羽也是了無蹤跡,倒是讓呂布與劉備記掛。

其後到了這荊州,劉備好歹慢慢恢復,因而對才俊極為熱衷,先是得到了徐庶,繼而得其推薦,聞聽了諸葛亮之名。

“孔明雖不過二十歲,但他的才學十倍於我,若是主公能夠得之,則霸業可成。”

劉備不信,言道:“當真?”

徐庶笑道:“我師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可按天下,這鳳雛只得是龐統,可惜去了江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