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蔡瑁,蔡夫人二人的關係,劉琦早早就是搬出了州牧府,自己居住,因而他也是認為在自己的府中都是他的親信,因而放心有此一問。

不過徐庶聞言,卻是冷笑道:“他們固然忠於公子,但只怕更是忠於州牧大人,畢竟這個荊州還是州牧大人的,而非公子的。”

劉琦渾身一冷,卻也是明白過來,徐庶這是怕自己府中除了jiān細,連累到他,連累到劉備,因而好生思考一番,便就言道:“先生,我聽聞先生才學出眾,酷愛書籍,正好我那閣樓上面也有幾冊古書,想來先生沒有見過,可否要觀看?”

徐庶聞言笑道:“如此甚好。”

待得劉琦與徐庶上的閣樓,又叫下人將樓梯去掉,繼而再拜道:“請先生救我。”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逾越了”,徐庶嘆道:“不知公子可曾想過,如今荊州局勢就如同當年的chūn秋,而公子與劉琮之間卻也神似那申生與重耳,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重耳,初為公子,謙而好學,善jiāo賢能智士。後受迫害離開晉國,遊歷諸侯。漂泊十九年後終復國,殺懷公而立。文公對內,拔擢賢能: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胥臣輔其政;欒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將其兵;賈佗、陽子制其禮;魏犨、荀伯御其戎。晉民各執其業;吏各司其職。晉國由此大治。對外,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尊王攘楚。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

劉琦雖然沒有大的學問,但是聞言之下也是明白了徐庶的意思,這是要他率軍出走,因而沉思。

徐庶繼續道:“公子你且想想,如今在這襄陽蔡瑁,張允陳兵在外,蔡夫人,劉琮枕邊在內,若不是他們顧忌你的長子身份,豈能容你至此,平日倒也罷了,可是一旦戰事開啟,難免不為那蔡瑁所趁,與其受制於人,不如率軍前往他處,也可自有一番天地。”

劉琦拜謝道:“軍師說的在理,只是我又該如何做的?”

徐庶笑道:“等候我去見我家主公,言明一切,之後便就由我主公出面勸說州牧大人令公子前往江夏防守。聽聞日後江夏太守黃祖為呂布軍所殺,如今江夏半數地方盡為呂布所得,不過他手下的人少有jīng於水戰之人,若是大公子親自前往,再要上數萬人馬,足可應付。”

劉琦自然也是明白,因而拜託徐庶。

其後,徐庶又是吩咐了幾句後,便就前往州牧府邸,與劉備說了之後,便就按照之前所計劃的,當著蔡瑁等人的面,力tǐng劉琮,然後趁機提出讓劉琦率軍前往江夏防禦。

蔡瑁所關心的是這荊州日後是否會落在他們蔡家,至於劉琦去什麼地方,那是不在意,而且劉備今日的主公示好也是讓蔡瑁大有好感,因而同意。

於是劉表讓人請劉琦入府商議率軍前往江夏的事情,不想那劉琦卻是痛哭流涕,不願前往。

劉表見劉琦如此不堪,心中更是厭惡。

蔡瑁,張允二人見劉琦如此,卻是心中大喜。

至於劉備則是暗暗讚歎徐庶之謀,果然深不可測。

劉表不願意看到兒子如此不堪的表現,因而直令人挑選兵馬五萬人,以劉琦為諸將,率軍前往。

其後因為張遼投靠了呂布勢力,故而在新野的劉備也是希望能夠得到劉表的支援,畢竟新野城小兵少,雖然劉備的勢力還有隱藏的,跟如今呂布的勢力比起來,真的不可比較。

劉表深恨張遼背信棄義,居然向呂布示好,因而大怒,此時還需要倚重劉備,因為對於他的提議,劉表還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