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必洗滌淨盡,無一毫瑕疵,方可超脫凡人,這就使所說的根基。所謂的洗髓,就是清其內臟;所謂的易筋,就是堅其外表。
練習易筋經的原因就是,人生下來後,有的人筋松,有的人筋軟,有的弱有的強。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因此要想成道必先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
所謂的易,就是陰陽之道,即變化之易。易之變化,既是陰陽,而陰陽之變化,又關係到人的虛實。 所謂的筋,就是人身的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不是筋,無經不是絡,筋絡連通,通行血脈,就是精神的力量。就像人的肩膀扛東西,雙手能拿物體,雙足能走路,通身之活潑靈動,都是筋的作用。
易筋洗髓的方法就是,使筋攣者舒張,筋弱者加強,筋弛者緩和,筋縮者變長,筋靡者變壯。即使再羸弱的身子,也可以立成鐵石,這就是所謂的易筋洗髓。
易經洗髓的修煉方法還有就是練內,就是所謂的“內壯論”其原文如下:“內與外對,壯與衰對,壯與衰較,壯可久也。內與外較,外勿略也。內壯言堅,外壯言勇。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堅堅勇勇,勇勇堅堅,乃成萬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剛之體矣”。
“凡煉內壯,其則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專於積氣也。積氣者,專於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要,妙於用揉,其法詳後。凡揉之時,宜解襟仰臥,手掌著處,其一掌下胸腹之間,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氣之地,應須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弛,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後絕其諸妄念,漸至如一不動,是名曰守。斯為合式。蓋揉在於是,則一身之精氣神俱注於是。久久積之,自成庚方一片矣。設如雜念紛紜,弛想世務,神氣隨之而不凝,則虛其揉矣,何益之有”。
“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氣血不能自主,悉聽於意,意行則行,意止則止。手中之時,意隨掌下,是為合式。若或弛意於各肢,其所凝積精氣與神,隨即走散於各肢,即成外壯,而非內壯矣。揉而不積,又虛其揉矣,有何益哉”。 “三曰待其充周。凡揉與守,所以積氣。氣既積矣,精神血脈悉皆附之守之不馳,揉之且久,氣惟中蘊而不旁溢。氣積而力自積,氣充而力自周。此氣即孟子所謂至大至剛,塞乎身之充盈者,是吾浩然之氣也。設未及充周,馳意外走,散於四肢,不惟外壯不全,而內壯亦屬不堅,則兩無是處矣”。 “ 人之初生,本來原善。若為情慾雜念分文,則本來面目一切抹倒,又為眼、耳、鼻、舌、身、意分損靈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達摩大師面壁少林九載者,是不縱耳目之欲也。耳目不為欲縱,猿馬自被其鎖絆矣。故達摩大師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歸,而登正果也。此篇乃達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若能如法行之,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極樂世界,可立而登矣”。
龍丹閱讀了大量的功法典籍,受益匪淺。又閱讀了大量的佛法典藏,如《金剛經》,《波羅蜜心經》等。使龍丹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佛法講究兩個意思,一個是隨緣,另一個是隨性。佛法不是強求一個人去做什麼,比如佛也要吃飯,也要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