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往,日夜賓士。
站臺上軍火物資堆積如山,日軍軍樂隊敲鑼打鼓吹喇叭,為源源開向前線的部隊送行。一些認賊作父的緬奸,圍在站臺上,特別賣勁地搖晃著手中的紙旗,旗上畫著佛教神符,他們以為用這些神符就可以保佑皇軍打勝仗。
密支那的防禦是沒說的。西北有苦蠻山天險作屏障,東南邊有伊洛瓦底江可依託。除非是長了翅膀,否則,甭想進入密支那。縱然中**隊能飛,飛到密支那,那也無妨,城內城外工事,經過日軍多年經營,可以說上四個字“固若金湯”。密支那近郊,有一片片稻田,稻田的土埂縱橫交錯,密如蛛網。這些土埂經過百姓多少代人的營造、踩踏,風雨錘打,像鋼筋水泥那樣堅固,是天然的防禦工事。再近一點,還有廣闊的麻慄樹林。樹林和田野上散佈著一棟棟民房。田埂、民房、密林巧妙地構成複雜的防禦體系。密支那的北郊,有一片開闊的沼澤地,既利於守軍發揚火力,又能有效阻滯進攻者的行動。
就算仗打到城內,也不驚慌。密支那城內的十幾條街道,上千座建築物,日軍全按戰鬥的要求重新估量過它的價值。主要街口都構築了工事,臨街的商店樓房,全都改造加固,佈置了火力點。一旦戰鬥打響,每條街道就是一隻火藥桶。
地面工事還不是日軍最得意的。密支那守軍官兵,多數是九州的煤礦工人出身,慣於打地洞,對構築坑道式地下工事甚為得心應手。
他們構築的地下掩體,均在十餘米地底,洞口由一層又一層圓木加固,外包馬口鐵板,防止火焰噴射器進攻。真是炸不毀、燒不壞、攻不進的地下堡壘。密支那地下工事四通八達,整個城底都快讓日軍掏空了。日本人說,密支那的仗要是打到這一層,那才叫到了熱鬧處。
因此,儘管孟拱河谷炮火連天,但密支那守軍還可以不慌不忙。白天,日本兵在密支那市街上游遊逛逛,進商店,下館子。日本商人在密支那東街區辦的那幾家餐館,特別受到日兵的青睞。那裡賣的日式飯菜,真是家鄉風味呀!從伊洛瓦底江撈上來的大鯉魚,又肥又大,經過日本廚子的加工,做成日式燻魚,皮焦肉嫩,香味四溢。日本兵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滿嘴流油。用緬甸上好大米蒸制的日式飯糰,香噴噴的,吃起來都不知道飽。日本兵們是精於茶道的,在緬甸品茶,別有一番風味。
在臨街的茶樓裡,日本兵們三三兩兩,圍在一桌,喝著茶,吸著煙,一邊用手摳著腳丫子,一邊嘻嘻哈哈,談天論地。
茶樓裡,幾個侍應的緬甸女子忙忙碌碌,一會給客人點菸,一會給斟茶續水拿扇子,像蝴蝶一樣飛來飛去。她們打著赤腳,下身穿著色彩豔麗的沙籠,上身是做工精細的緊身對襟短褂子,頭上鬆鬆地挽著髮髻。兩隻耳墜子像掛在寶塔上的風鈴叮咚作響。順著一雙圓渾白嫩的手臂往下,是兩隻大鐲子。日本兵們一邊端著茶盅,一邊色迷迷地盯著侍應女郎。他們那很有穿透力的目光一會兒盯住女人薄薄的沙籠,一會兒盯住女人的上身,發出陣陣淫笑。
趁著女侍應過來斟茶時,日兵便順手在女人汗津津的大腿上擰一把,或者在女侍應高高聳起的前胸上亂摸一氣。
好像是自家樹上的梨子,伸手就摘。
到了夜間時候,正是日本兵行樂的好時光。溜馬路、看電影、進咖啡館都意思不大了,日本兵更大的興趣是找女人!
(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支那
太陽下山後,緬甸女人們沐浴完畢,穿上乾淨漂亮的服裝,頭上用象牙梳攏著烏黑的長髮。晚間是緬甸女人最水靈的時刻。日本兵們專在這個時候下手,他們喝得醺醺大醉,穿街過巷,見門就入,見女人就搶。
在這方面,丸山大佐比較保守。他是日本114聯隊聯隊長,日前駐密支那的最高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