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敵人打通津浦鐵路,但是大本營的深層意圖仍然是迫使日本人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為此中**隊一度在臺兒莊正面擊破曰軍精銳的第五、第十師團主力,取得著名的臺兒莊大捷。

可惜勝利旗幟未能如願高舉下去,日本華北、華中兩大派遣軍實施南北夾擊,第五戰區不得已放棄徐州,實施戰略大撤退。雖然從理論上講徐州會戰不應算作失敗,因為我軍主力並未遭敵合圍,儲存實力有利於長遠抗戰,但是國內輿論和人民群眾不會這樣看待問題。撤退意味著更多國土被敵人佔領,更多人民淪為亡國奴,所以撤退就是逃跑,汪精衛和反對派決不會不利用這個機會發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一次前線軍事失利都將導致政治危機,都會把蔣介石推上即將噴發的火山口……..飛機開始盤旋下降,乘客產生頭暈耳鳴的失重感。忽然機身重重一震,隨即顛簸不已,乘客不由得發出一陣驚呼。

九江機場到了。蔣介石把手伸給夫人,夫人挽住丈夫,兩人會心一笑。夫人款款起身,柔聲說道:

“達令,我們已經安全了,上帝會保佑中國的。”

戴笠一大早趕到戒備森嚴的東湖官邸來見校長。

他被告知,校長昨晚會見客人,凌晨剛剛睡下,因此戴笠只好坐在接待室耐心等候。但是不多久他又被告知,校長已經起床了,要立刻見他。

蔣介石端坐在書房裡,這位令人生畏的統治者此時看上去氣色不錯,身穿府綢薄長衫,腳蹬圓口布鞋,目光炯炯表情平靜,絲毫看不出他只睡了兩個小時。據說蔣介石睡眠極少,頭腦清醒精力旺盛,並且從不在衣冠不振或者精神不佳之時接見下屬。戴笠一身鬼魅之氣,這個特務頭子橫行天下,惟獨畏懼蔣介石決不是沒有理由的。

戴笠趕來是要把兩份重要情報呈送校長。

一份報告是偽華北政府首腦王克敏率所謂“中國臨時政府”代表團赴東京訪問,日本人給予該偽逆以接待外國元首的禮儀並大肆宣傳,而有幾個西方大國的外交官竟然也出現在東京機場的歡迎儀式上。另一份報告則是報功,王克敏的助手,華北漢奸頭子、省主席高凌尉被軍情局秘密特工刺殺。

兩份情報帶來截然不同的兩種滋味:亦冷亦暖,亦喜亦憂,如打翻五味調料盤,令蔣介石眉頭緊鎖心情複雜。

第一份情報表明日本人已經開始大造“不以國民rBz府為對手”的國際輿論,試圖製造一個以漢奸傀儡政府取代合法的中國政府的事實。本來這不過是日本人導演的一出鬧劇,不值一駁,然而值得重視的倒是“有幾個西方大國的外交官到場”,這個跡象究竟透露出什麼訊號來,是否表明某些西方大國的立場開始發生變動?難道自私自利的西方人已經對艱苦抗戰的中國國民政府失去信心,轉而與日本人達成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第二封電報來得很及時,正好給了所有甘心賣國投敵的漢奸走狗一個嚴正警告,相信王克敏之流包括那些暗藏的投降派定會嚇出一身冷汗來。當然事實上電報內容並不完全準確,高凌尉並沒有當場被擊斃,他只是受了重傷,拖至第二年才死於醫院。

蔣介石沉吟片刻,指示戴笠將漢奸頭子被愛國人士擊斃的訊息披露給報紙,並繼續監視敵偽動向。心領神會的戴笠剛剛退下去,侍衛長進來報告說,蘇聯駐華大使魯姆甘茲先生求見委員長。

蔣介石換上一身威風凜凜的黃呢統帥制服,頭戴圓頂軍帽,腰佩中正式短劍步入會客廳。蔣介石接見外國使節一向極有講究,值此抗戰期間,服裝便是一件重要道具,他要透過這種外交形象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確定不移的資訊,那就是自己的領袖身份不可動搖,蔣委員長是中**隊的最高統帥。

蘇聯大使是個機敏而圓熟的職業外交家,操一口流利漢語,他按照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