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發射魚雷沒有擊中目標,而後被莫納漢號驅逐艦撞沉。
8時10分,另一封明碼電報一“珍珠港遭空襲,這不是演習”轉到美國海軍部,海軍部長諾克斯驚道:“這不是真的,這一定是指菲律賓。”
國務卿赫爾得到這一訊息時,衣冠楚楚的野村大使正在接待室中等待著將十四部分電文交給赫爾。
8時25分,第一波攻擊平息。淵田在空中繼續轉著圈,計算著戰果。從西海岸飛來的12架8…17飛機在毀壞的機場上艱難地進行了著陸。
時40分,由78架俯衝轟炸機、54架水平轟炸機和35架戰鬥機組成的第二波攻擊波已在瓦胡島上空展開完畢。8時42分,167架飛機冒著越來越猛的炮火開始了進攻。
水平轟炸機隊負責攻擊瓦胡島的機場,俯衝轟炸機繼續攻擊艦隻。兩次空襲之間只有少數陸軍的飛機得以起飛,又全部被零式戰鬥機戰擊落,繼第一波攻擊之後,零戰繼續保持著制空權。
這時珍珠港已經濃煙滾滾,嚴重妨礙了俯衝轟炸機尋找下面的艦隻。99式俯衝轟炸機都採取了根據彈幕轟炸的方式,就是哪的高炮最猛烈,飛機向那裡俯衝。有一架飛機俯衝下去後才發現目標是一座陸上炮塔,又連忙拉起。港內,停在戰列艦隊末尾的內華達號戰列艦離開了泊位,她也是整個襲擊過程中唯一開動的戰列艦,但也因此多吃了不少炸彈。在第二次襲擊的末尾,轟炸機隊炸掉了靶船猶他號和其它幾艘輔助艦隻。
9時40分,第二攻擊波大搖大擺地撤離後,淵田又在珍珠港上空盤旋,拍攝著他的勝利成果。而後飛往集結地率領機隊返航。淵田的飛機最後一批降落。他強烈要求實施第三次空襲,轟炸油罐場和修理設施。南雲認為基本任務已超額完成,不願再冒更大的風險,而後艦隊返航。
珍珠港上空巨大的黑色煙幕,象徵著日本的戰術勝利和美國的悲劇,但死亡和毀壞並沒有結束,美軍官兵繼續和大火進行著搏鬥;小艇躲避著一片片的火海在半水半油的港中搜尋著倖存者;瓦胡島軍醫醫院在奮力搶救數百名燒傷和肢體殘缺的水兵:隨傾覆的俄克拉荷馬號沉入港中400多名水手中,也只有30幾人得救。
不幸中的萬幸也只能說是太平洋艦隊的兩艘航空母艦企業號和列剋星敦號分別於11月28日和12月5日出海,向威克島和中途島運送飛機。另有9艘重型巡洋艦和附屬艦隻在港外演習。太平洋艦隊的另一艘航母薩拉託加號在西海岸修理。
“但不論在不在港內,我們每個人都將永遠記住這一時刻。”
1941年12月8日,美國總統在國會發表了其歷史性的演說,而後國會透過對日宣戰和英國對日宣戰。
9日,與日本戰鬥了10年的中國正式對日宣戰。
而後,自由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對日本宣戰。11日,清高的德國首先對美國宣戰,美國完全投入了二戰,將其強大的國家機器轉入了戰時的軌道,二戰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對珍珠港事件的評價不盡相同,一說是日本的巨大勝利,一說是襲擊珍珠港只是為美國處理掉了一些過時艦隻並激起了其鬥志。從日本的角度,珍珠港行動只是一個支援行動,目的是保證日本南進獲取南太平洋的石油不會受到美國的阻礙。而日本以29架飛機的代價換取了美國主力艦船19艘、飛機200餘架,並使美太平洋艦隊在一段時期內難以進入南太平洋,這無可爭議地是一個戰術勝利,也完全實現了日本的戰略意圖。
但再看遠一點就可以看到日本戰略問題一一看錯了對手,以為美國象中國那樣軟弱可欺,或是象俄國一樣打敗了就跑。如果日本認識到這一點,首先就不該開戰,開戰就不應該將襲擊珍珠港當作支援任務,也不應在珍珠港打得如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