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是否認同日本的殖民統治?有沒有大規模的抵抗活動?”

嚴拯回答道:“日本剛剛接手臺灣的時候,許多漢族人和高山族人武裝反抗,可是連滿清政府都不支援他們,始終處於糧彈不繼的境地,最終在1915年前後全部被肅清,之後就再也沒有反抗了。再加上後來日本在臺灣大搞基礎設施建設,修建了橫貫臺灣的鐵道和高雄、基隆兩大港口。同時大力興修水利灌溉工程,使耕地面積的55%實現了水利灌溉,從1895年到1925年的30年間,糧食產量增加了4倍,蔗糖產量增加了15倍,對外貿易額也增加了4倍,並且基本上滅絕了傳染病。這樣一來,反抗活動就基本上絕跡了。”

高飛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日本在臺灣的駐軍多不多?主要的據點有哪些?”

嚴拯詫異地看了看高飛,臉上浮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急切地問道:“難道你想打臺灣?”

高飛不耐煩地說道:“這個不用你管,快回答問題!”

嚴拯這才意識到自己階下囚的身份,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本來駐紮有臺灣步兵旅團和木更津航空隊,可是步兵旅團在淞滬戰場被貴軍消滅了,現在只剩下一個步兵聯隊的兵力,具體的部署情況就不清楚了。”

不知道是日軍的保密工作特別到位,還是嚴拯不願意透露,高飛無法得到最為關心的臺灣軍隊佈防情況,於是高飛轉變話題,開始逐步詢問臺灣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令高飛感到意外的是,嚴拯他所提的問題對答如流,很少有答不上來的時候,顯示出過人的才華和淵博的學識,如果拋開人品來看,應該算得上難得的人才。

高飛在結束提審之前,給嚴拯敲了敲警鐘,他說:“我從你的言談中發現,你是相當認同日本對臺灣的統治的!”

嚴拯大驚失色,想開口辯解,卻被高飛毫不客氣地制止了。然後,高飛接著說道:“不可否認,日本人在臺灣是做過一些好事,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但是,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真的是想把臺灣人變成日本國民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日本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把臺灣經營成為其本土提供糧食物資的基地,以便於實現征服亞洲的目的!以你的見識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他們優先發展的是農業和製糖,重工業幾乎沒有,使臺灣的經濟結構非常簡單,不具備成為一個獨立經濟體的能力;推廣的奴化教育更是想從根本上奴役臺灣人民,期望你們支援侵略戰爭,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如果他們真的想把臺灣變成日本的一部分,為什麼不推實行和日本國內相同的制度?為什麼不給臺灣人國民待遇?為什麼不給臺灣人參政議政的權力?為什麼不在臺灣實行義務教育?其實,臺灣對於日本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殖民地而已,他們在臺灣的所作所為與其他西方列強在殖民地所作的一切是完全相同的!”看到嚴拯露出沉思的神情,高飛說道:“你要好好想想我今天所說的話!”然後對著門口命令道:

“衛兵,把他帶下去!”

嚴拯慌忙問道:“長官,是要槍斃我嗎?”眼睛裡滿是對生命的熱望。

高飛反問道:“你殺過中國人嗎?”

望著啞口無言的嚴拯,高飛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的命運其實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也給過你機會的!”說罷一揮手,讓衛兵把已經呆若木雞的嚴拯帶了下去。

高飛從嚴拯的嘴裡得到了關於臺灣的一些資訊,但是卻不夠全面,於是他釋出命令,要求部隊在以後的戰鬥中注意把俘虜當中的臺灣籍士兵甄別出來,以方便蒐集情報。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7,可是凡事都有個例外,高飛剛剛審完俘虜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收到了後方的電報,向他報告了一個好訊息:南洋華僑陳嘉庚老先生代為召募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