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至打敗日本侵略者決非一句空話。高飛當即下令提升高敬遠為正式排長,立功受獎,軍餉提升一級。
吃了敗仗的日本人惱羞威怒,頻頻調動兵力發動進攻,敵我雙方在蘭封城外展開拉鋸戰。不久我軍各路主力陸續趕到,豫東戰場大軍雲集戰雲密佈,只待部署完畢對敵人發起總攻擊。這時候一輛軍部開來的軍用三輪摩托車駛上陣地,把一份軍長命令送達高飛手中。
軍威赫赫的中國王牌第二十七軍前身為南京中央教導總隊,下轄四個“德式師”和直屬部隊,近五萬人,無論其規模還是裝備均創下中**隊之最。
1937年蔣介石南京閱兵,留德歸來的桂永清親自駕駛一輛德國三輪摩托車開道,率領部佇列隊透過閱兵臺。中國官兵一律頭戴德式鋼盔,胸挎德國衝鋒槍,腰間掛著德國制式牛皮子彈盒,其不可戰勝的威武氣概與歐洲德軍如出一轍,因此有人乾脆將這支王牌軍稱為“中國黨衛軍”。
但是中國畢竟不是德國,黑頭髮的國人也非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何況這些裝備還大大打了折扣。比如除了軍直屬部隊配備摩托車和汽車外,部隊官兵主要還是依靠雙腳行軍走路,這樣對外宣稱的“機械化|』幣,7當然就有些名不副實。又比如本來大本營應德國顧問要求為“德式師”配備無線電臺,當時即使在西方軍隊中電臺也遠未普及,而中國大多數軍隊乃至兵團級單位也沒有一部電臺,1937年川軍兩個集團軍出川抗日,一去半年無訊息,究其原因是缺少先進的通訊工具。
可是“德式師”的電臺很快被擱置起來,原因是缺少進口電池,所以傳遞命令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人工方式來完成。
第二十七軍派出一輛三輪摩托車,前往第26師傳送軍長桂永清的緊急命令。這道命令被寫在一張紙菸盒背面,內容為第26師立即放棄蘭封縣城,向東北方向的紅廟陣地轉移。
由於這項命令十分重要,關係到全軍作戰部署的成敗,所以軍部專門指派一位姓秦的通訊參謀執行任務。秦參謀將命令裝進公文包,摩托手發動馬達,三輪摩托車駛出軍部箭一般絕塵而去。
命令於當天中午順利送達第26師指揮部,秦參謀得到高飛簽字作為回執,許多目擊者都看見那輛德國製造的三輪摩托車一溜煙開出陣地,然後消失在道路兩旁即將成熟的滾滾麥海之中。但是摩托車從此再也沒能返回軍部,秦參謀和摩托車手一起失蹤了,後來人們在田野裡找到摩托車殘骸和兩具燒焦的屍體,才據此推測他們可能遭遇空襲不幸犧牲。
這道軍部命令卻使正在指揮作戰的高飛眉頭緊蹙頗費躊躇。
本來下級服從上級天經地義,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何況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誰敢拿軍長命令當耳邊風暱?然而問題在於,第26師轉進蘭封是領袖親自下達的電話指示,那個嚴厲的浙江口音猶在耳畔,令高飛一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高飛站在作戰地圖跟前思考。
情報表明,來犯的土肥原師團十分狡猾,其主力盤踞在黃河岸邊考城一線,這個位置恰好不利於我優勢大軍運動圍殲,說明土肥原對於全線壓上還是有所顧忌。桂永清下令放棄蘭封的目的恰恰在於調動敵人,以蘭封城為誘餌誘敵深入,而第26師即將轉移的紅廟陣地就是這隻口袋的袋口,一俟土肥原鑽進去就好紮緊口袋斷其退路。
公正地說,這是一個相當有氣魄的作戰部署,即使他心存芥蒂也不得不佩服桂永清的大將風度,敢於主動把敵人放進城來決戰。
可是蘭封為舉足輕重的戰略要地,他拿不準領袖會是什麼態度。既然他是領袖信任的學生,就該替領袖守好蘭封縣城,萬一領袖不同意怎麼辦?
這就是中國官場的奧妙。只說知道了,就是不表態的表態,如今第26師已不歸宋希濂指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