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擊德國法西斯。

戰鬥僅僅持續了5天,一個師團的日軍就如同一縷輕煙般煙消雲散了。板垣陸相奏請裕仁天皇,防止蘇聯進一步進攻,往張鼓峰調派軍隊,卻遭到了比他小近20歲的天皇的訓斥。天皇最為關注的是中國華中的戰局,他不願意與蘇聯擴大爭端而陷於被動。日本政府被迫於8月11日與蘇聯簽字,維持日軍進攻前的邊界狀態。

日本第2軍因為北邊的張鼓峰事件,行動晚了許久,直到8月22日,東久邇宮稔彥王才從合肥帶隊出發。

8月27日,第2軍同時向大別山的門戶六安和霍山進攻。剛開始日軍強攻守軍正面陣地,守軍依託外圍工事和城牆頑強抵抗,頂了兩天,使日軍進攻屢屢受挫。和以前一樣,日軍見正面強攻不行,又使出了正面進攻的同時,側後迂迴的老招數。

守軍也是老樣子,一點防備都沒有,日軍迂迴成功,守軍被迫撤退。攻佔六安、霍山後,第2軍兵分兩路。左路第13、16師團穿越大別山北麓直逼武漢,右路直搗羅山、信陽,迂迴武漢。左路第13師團9月2日逼近葉家集,開始進攻富金山。富金山靠葉家集很近,在商六公路的南翼,在山上可以居高臨下地封鎖公路,日軍想繞過去都不行,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進攻富金山了。

守富金山的是宋希濂71軍的兩個師和原東北軍51軍的114師,由宋希濂統一指揮!

(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會戰 (一)

此時,武漢外圍終於迎來了日軍!

日軍第十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第一零九聯隊奪下羅山之後,兵鋒直指東面十里的澱土山,加入了攻打澱土山的日軍中,迂迴攻擊武漢。澱土山方向此時已經成了武漢西面的屏障。

八月二十二日,澱土山陣地方向上的敵軍猛然增加了三四千人,集中了大小炮十多門,對著一七零團的防守工事連續轟炸,炮陣之後,便採取整排整連波浪式密集衝鋒的戰術,對我方的陣地進行猛攻,一七零團第二營在袁營長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反覆爭奪,全營五百多人,傷亡了近三分之二,但依然堅守陣地,巋然不動。

與澱土山陣地並行的是黃土山陣地,位於澱土山之北,兩塊陣地間只隔著一條小河。黃土山扼守著武漢的西北大門,卻屬於高飛一五一團第一營的防區。

敵第十六師團原本是東久邇宮穩彥王佈置的主攻武漢部隊,所以在開戰以來,東久邇富穩彥王為了儲存這個師團的實力,一直避免這個師團與**正面交鋒,直到此刻,敵人的這個主力才盡顯出來,打算以貫虹之勢一舉奪下武漢。

敵人第十六師團此時兵分兩路,其第一二零聯隊主攻澱土山,準備拿下後直撲武漢西門:而從羅山開來的第一零九聯隊又是這個師團的精銳之師,負責攻戰澱土山之北的黃土山,然後直撲武漢的北門。也就是此時,敵人第一零九聯隊成了二十六師第一五一團正面之敵。

守在黃土山陣地的是一五一團第一營,也就是榮光指揮的營。

高飛的三個營,除了榮光的第一營佈置在黃土山陣地外,劉思海的第二營守於北門陣地,麻旺的第三營隨時機動。此時,第一營首先與敵人接上了火,戰鬥異常激烈,高飛打過電話去,榮光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證著,一定會堅守到底,不讓敵人前進半步。但是,聽著西北方向是隆隆威片的炮聲,高飛還是有些放心不下,將北門佈防交待給了劉思海與麻旺,自己帶著警衛魏楞子和一個參謀趕往黃土山,他要親自指揮退敵。

出北門往西不到十里路,就可以到達黃土山。

還未到黃土山,高飛一行就被敵人猛烈的炮火所震動,這一路上還有不少的炮彈落在自己的身邊,險象環生,著實讓魏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