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絡員,傳遞訊號,指導行動,防止迷路。
密林之中,全師官兵或者晝伏夜行,或者夜伏晝行,左右呼應,首尾銜接,跳躍前進。
不久得到訊息,日軍在攻佔臘戍以後,18師團搶佔八莫、密支那,56師團快速縱隊,沿滇緬公路北進,突破中緬邊境,連陷畹町、瑞麗、芒市,直逼怒江。滇西大片國土,已淪敵手。
日本人已經闖到前頭。第200師與軍部會合已不可能。
日軍電臺不斷廣播:“要奠定東亞和平,非消滅第5軍,尤其是第200師不可。”
日本飛機往密林中散發傳單,上面畫著一隻老虎,後頭是拿槍的獵人,前頭張開一面大網,旁邊寫著:“第200師跑不了。“日本人可不是拿空話嚇唬人。
一個多月前,讓第200師從鐵壁合圍的同古逃脫,渡邊正夫中將認為,這是他的第56師團的恥辱,是緬甸作戰的一個遺憾。他發誓要重新捕捉這支華軍,徹底殲滅。渡邊盤算,第200師是機械化部隊,在平原地區固守或運動作戰是他們的長處,一旦進入緬北叢林,就寸步難行。而他的第56師團,是叢林作戰老手,曾在馬來亞和新加坡打敗過英軍。
在林中捉迷藏,第200師決不是他的對手!
渡邊在莽林中佈下一道道封鎖線,撒下一層層包圍網,要把第200師拖垮,拽倒,吃掉。
5月18日黃昏,第200師官兵隱蔽運動至臘戍西南側的郎科地區!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四章 戴安瀾!
戴安瀾坐在一片低矮的灌木叢中,藉著西方一片霞光,掏出那張皺皺巴巴的地圖,在膝蓋上展開。鄭庭芨也湊了過來。
從地圖上看,郎科離國境線只有半截手指長,大約是七八十公里。回國的路程十分已經走完九分。郎科正對著中緬邊境的南坎。國境線走到這,突然向緬甸方向突出,呈”U”字形,南坎便是“U”字的底部。這個“U”字,在戴安瀾現在的眼裡,如母親向他伸出的手臂。只要再朝前邁一點,就可以牢牢抓住這隻溫暖的大手,重新投回祖國的懷抱!
“再有三五天,我們就到家了!”戴安瀾無比興奮,繼而又深深地嘆了一聲,“唉…….一聲嘆息,箇中幾多酸甜苦辣。
想到出國遠征,拋妻兒,別親人,出國門,走異邦,征戰沙場,刀光血影。而今,眼看踏進家門,誰能無動於衷?
再想到,緬甸敗退後,入密林,走荒郊,衣不禦寒,食不裹腹,行荊棘叢中,睡草莽之內,後有追兵,前有羅網,身臨絕境,危在旦夕。現在,眼看脫離險境,撲進祖國懷抱,誰不大喜過望?
可是轉念再想,我遠征大軍,旌旗蔽日,刀槍如林,抱必勝信心,立鋼鐵誓言,保衛滇緬路,弘揚中華魂,可結果,丟盔棄甲,大敗而回,喪師辱國,丟盡中國人的臉。踏上國門之時,直覺得慚愧滿面,無地自容。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真該轟轟烈烈地戰死在緬甸,不該這麼窩窩囊囊敗回來。戴安瀾乍喜乍悲,百感交集。
師長神情憂鬱,鄭庭芨心裡也不好受,本想勸慰幾句,但搜腸刮肚找不到詞兒,只重複了兩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戴安瀾看看身前身後的數千殘兵,立時感到責任巨大。當務之急是把官兵們帶回國內,個人榮辱譭譽,不足為念!
繼續前進!戴安瀾挺起胸膛,甩開大步,走到隊伍前頭。
越是接近國境,越是不敢大意。官兵們又是興奮,又是不安,高抬腳,輕落地,蔫不嘰聲朝前邁。林中有一條小路,那是往返於雲南與緬甸之間的馬幫踩出來的。馬幫大多是走私販毒,他們走的路都很隱蔽,連當地人也難於發現。路很難走,曲裡拐彎,磕磕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