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汪精衛的南京政府就網羅了數十萬偽軍,其中不乏是整團整師投降過去的**,這樣一來,日軍佔領區內的遊擊力量被大幅度削弱,使佔領區趨於穩定,偽軍不但負擔起維護日軍後方安全的任務,並且派出大批兵力協助日軍攻擊**,使日軍可以積聚起更多的力量來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

與此同時,日軍為了徹底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集中其海軍、陸軍航空兵的全部力量,對國統區和十九路軍的根據地進行了空前猛烈的轟炸,中**民迎來了最為艱難的時刻11940年4月5日,八架九六式轟炸機從臺灣新竹機場起飛,在臺灣海峽上空與從遊弋在海峽北側的‘赤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十二架轟炸機匯合之後,殺氣騰騰地向福州撲去,掀開了空襲福建的序幕。

福州地貌屬於非常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區位於盆地中央,四周被海拔在六百米以上的高山峻嶺所環抱,東面是鼓山,西面是旗山,南面是五虎山,北面是蓮花峰,地勢自西向東逐漸傾斜,最終在閩江的人海口處平坦起來。

日軍轟炸機群為了避開設定在盆地四周高山上面的防空隙望塔,越過海峽中線之後沒有采取慣用的迂迴攻擊戰術,而是筆直地向閩江的入海口飛來,正對著幾個月前才改裝完畢的三座浮動炮臺。

自從確定了建立防空浮動炮臺之後,防空部隊一共從購買回來的廢f日軍艦中間挑選出了十三艘軍艦進行改裝,到現在為止只完成了七艘,其中有三座部署在福州,兩座部署在廈門,另外兩座部署在泉州。這七艘1日軍艦有兩艘是退役的輕型巡洋艦和五艘戰列艦,而部署在福州港的浮動炮臺則全部是由排水量在12000噸左右的戰列艦改裝而成的。

由於戰列艦的噸位較重,所以在上面安裝了八門88毫米高射炮和十二門37毫米高炮,外加四挺高射機槍,另外還特意保留了一門203毫米的主炮,用來應付日本海軍艦艇的威脅。為了增加軍艦的防禦能力,每個炮位和彈藥庫都用100毫米厚的鋼板額外加固,並且在外面塗上幾百毫米厚的水泥,這樣一來,軍艦至少能夠抵禦五百攻擊炸彈的攻擊。

軍艦上的絕大多數裝備都被拆除掉,用來修建士兵的宿舍和儲存糧食彈藥的倉庫,鍋爐和蒸汽機則保留下來,既保證了船上的照明用電和探照燈用電,也使炮臺保留了機動性。

上午九點整,福州市上空響起了淒厲的防空警報聲,市民們立即在警察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向城裡的四十多個防空洞轉移,全副武裝的憲兵騎著三輪摩托車不停地在大街小巷中間穿行,用擴音器向居民區喊話,喚醒沒有聽到警報的市民。

一號炮臺指揮官曹勁中尉在警報晌起之後馬上率領戰士們跑步進入炮位,隙望兵則用望遠鏡緊張地搜尋江面和天空。

幾分鐘之後,隙望兵嘶啞的吼叫聲突然響了起來:“發現敵機,發現敵機!方位左舷120,視角340度,敵機向我飛進“。

曹勁立刻D孔道:“一炮,二炮準備。“他的話音剛落,第一和第二號炮就傳來興奮而高亢的聲音:“準備完畢!”

曹勁急忙跑到前面,從隙望兵手裡接過望遠鏡,順著隙望兵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二十架轟炸機從東面的天空中俯衝下來。

第一梯隊的四架轟炸機向著曹勁的炮臺筆直地俯衝下來,曹勁沉著冷靜望著視野中逐漸放大的日軍飛機,心中默默地計算著目標與炮臺之間的距離,高聲命令道:“目標長機,高度一千五,放!”

這時候,炮臺上面突然變得寧靜起來,炮閂跳起和炮膛閉鎖的聲音清脆地傳人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幾秒鐘之後,第一和第二炮臺傳出射擊的命令:“瞄準目標,放!”

緊接著,紅光一閃,兩發88毫米炮彈衝出炮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