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我北洋政府由西伯利亞護僑之壯舉,焉可埋沒於史冊之中?”常言意慷慨地說道。
“護僑?”高飛一怔。
“不錯,護僑。”常言意緩緩的把這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說了出來。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在給中國帶來嶄新的主義之前,先帶來了一個嚴峻的現實挑戰:100多萬滯留在俄羅斯境內的華僑,面對混亂而血腥的俄羅斯內戰,其生命和財產都遭到空前威脅。
告急文電雪片般地從海參崴飛往北京:
同胞正在捱餓,一些華僑的日均糧食只有4兩…….同胞正被劫掠,無論“紅”“白”,只要是扛著槍的老毛子,都把華僑當做予取予奪的金庫……,同胞正被屠殺,俄羅斯相互對立的武裝派系,都強拉華僑的壯丁,套上一件髒兮兮的軍裝,這些只聽得懂“烏拉”的中國人,就被投入到了槍林彈雨之中。即使未被強拉壯丁的,也在一撥撥穿制服的強盜面前,宛如待宰的羔羊。
甚至連以“護僑”名義出兵俄羅斯的日本軍隊,也莫名其妙地對華人大開殺戒…,百萬華僑翹首南望,向著北京求救。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
遠東地區不足1萬人的布林什維克,並沒有足夠的號召力,更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在透過突然的軍事政變佔領了伊爾庫茨克、海參崴、伯利、海蘭泡等戰略要地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很快就被顛覆,布林什維克依然只能在地下進行遊擊戰。
遠東地區陷入了拉鋸戰。
佔據優勢地位的是捍衛1日政權的白衛軍,但也在走馬燈般地替換著領袖和政權名稱,“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全俄臨時政府”、“全俄政府”,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片鼎沸。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加入了協約國的陣營,派出了大量華工,其中不少由陸路經俄羅斯前往前線。俄國陷入內亂之後,這些華工陸續匯聚到伊爾庫茨克等地,處境悲慘。
十月革命的訊息傳到遠東之後,海參崴等地的局勢也開始不安,暴動的訊息一日數驚。
當地華僑紛紛湧向中國駐海參崴總領館,“來館呼籲,接踵而至”。在俄國方面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局勢控制的情況下,華僑團體如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伯力中華總商會、阿穆爾省華僑總會等,都緊急呼籲祖國派兵前來護僑。
海參崴中華總商會在給中國總領事館的急函中,請求“即派軍艦來崴保護,並遣陸戰精兵,發往離崴接近之吉林省所屬之圖們江,及東寧縣、虎林縣、綏芬河四處預先駐紮,一旦有事,則相較之調遣方便。”
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在給大總統、國務總理和外交總長的急電中,呼籲“若不從速進兵保護,不念華僑受其塗炭,即中國權利亦將損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
伯力中華總商會在發給北京的電文中說:
“交通斷絕,險象環生,僑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鑑原,迅賜設法派兵保護”!
(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二章 武裝護僑
阿穆爾華僑總會在發給北京的長電中,甚至詳細列舉了出兵的理由,除了保護華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之外,也鮮明地提出了,此時正是從俄羅斯手裡收回晚清所喪失的利權的好機會,並且趁俄國動亂之際,在遠東地區進行經濟上的搶先佈局,總之,出兵“於僑民、於國際,有百益而無一害”。
除了北京之外,近在咫尺的東三省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