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片的主題曲,葉振棠演唱的《萬里長城永不倒》也成了當時內地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昏睡百年”常被北方小夥子唱成“分水百靈”。
中央電視臺在這一年裡第一次向全國播出了該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李谷一連唱了《鄉戀》等7首歌曲,最煽情的場面則是演員劉曉慶在晚會上向父母拜年。4部直撥電話鈴聲幾乎沒有停過,北京電信86局的線都燒熱了,技術人員非常緊張,備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已備好。
小歌手程琳1983年到香港演出,轟動非常,香港人稱她為“小鄧麗君”。
上海的《青年報》在這一年開闢了“半月一歌”點歌專欄。在收到的250封點歌信中,大多點登的是臺灣校園歌曲、影視插曲及其他中外流行歌曲。
其中,被點登20次以上的歌有:臺灣校園歌曲《清晨》(37次)、日本影視歌曲《青春之火》(28次)、大陸創作歌曲《我愛米蘭》(21次)、大陸電影歌曲《大海啊,故鄉》(20次)。
被點登的前7位大陸歌手為:王潔實、謝莉斯(115次);沈小岑(50次);成方圓(39次);蘇小明(25次);朱明瑛(21次);鄭緒嵐(21次)。
麗君在臺灣出版了出道15週年紀念專輯,而據香港寶麗金唱片統計,自1975年到1983年,鄧麗君在香港的唱片銷售達五百萬張,創下了華語歌壇的紀錄。
這一年裡她還出版了一張名叫《淡淡幽情》的專輯,將眾多古典詩詞譜曲演唱,後來也成為王菲代表作之一的《明月幾時有》就出自這一張專輯。
蘇芮的首張國語專輯《搭錯車》也終於在這一年裡出版,在當時靡靡小調盛行的臺灣流行樂壇,這張凝結了包括羅大佑、梁弘志和李壽全等人在內的新一代臺灣流行音樂人心血的專輯幾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說,如果沒有蘇芮,鄧麗君的歌曲會延長流行至少十年。
齊豫沉寂一年多後推出了她個人的第二張專輯《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李宗盛為鄭怡製作的專輯《小雨來的正是時候》也在這一年發行,並且佔據排行榜後座達十三週。“小雨來得正是時候/代表我流不出的眼淚/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沖淡我對你的思念”,歌的詞曲作者是小蟲,寫出這首歌曲時,他還在軍中服役。李宗盛自己恐怕也沒有料到,因為在這張專輯裡與鄭怡合唱的一首《結束》,他即將開始一段璀璨的創作明星生涯。
張國榮這一年演唱了《風繼續吹》,而香港小夥子黃家駒和葉世榮則在這一年組成了一個名叫Beyond的團體,並參加了《吉它雜誌》所舉辦的山葉吉它比賽,贏得了冠軍。得獎的歌曲收錄在一張名為《香港》的雜錦碟之中。
去年才剛剛出道的梅豔芳憑藉日本電視劇《赤的疑惑》的主題曲《赤的疑惑》一鳴驚人,拿下了當年香港十大金曲的第一名,而電視劇《赤的疑惑》其實也正是在大陸引起轟動的那部《血疑》。
《神鵰俠侶》的插曲《情義兩心堅》在香港流行,演唱者是張德蘭。翁美玲出演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也在香港上映,羅文甄妮等人演唱的眾多主題曲和插曲被廣為傳唱。而羅文字人,因為歷年來對香港演藝事業的貢獻,被選為了“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第569章音樂編年史(二)
致——【1984】
……
……
1984年,電影《紅衣少女》中的安然掀起了穿紅裙子的風潮,崔健和另外幾個朋友把他們的樂隊取名叫作“七合板”,在北京的小餐館和小旅館裡演奏西方流行音樂,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支這一型別的樂隊。
同年,崔健出版了他的第一張專輯《浪子歸》——一張甜膩的中國流行歌謠。這張專輯初次展現了崔健的音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