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吸收著林在山給她傳授的音樂知識。
“小軒,你脫了毛衣吧,我看著你都熱的慌。”
白鴿笑著建議唐亞軒。
唐亞軒羞甜的點點頭,背過身子去,將外面的聖誕薄毛衣給脫了,露出了裡面貼身的白襯衫。這襯衫是修身的剪裁,將她的小身段修飾的格外苗條。
有那麼一瞬間,看著唐亞軒的側影,林在山真覺得這個女孩好像是徐若瑄穿越了似的,她的側面尤其像徐若瑄。
見兩個女生的積極性很高,林在山便給兩人多講了一些要點:“我接著給你們講吧,在做一首歌的旋律時,除了剛剛我給你們說的新人容易犯的初級毛病外,還有一些稍微進階一點的問題,你們也要注意一下。很多新人寫的歌,都沒有Hook,沒有鉤子,沒有能讓人深刻記住的點。”
林在山喝了口水,就像他大學時的客座老師一樣,給兩人講:“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它就是要靠一段非常短的旋律來標識你這首歌,讓所有人一想起你的歌,腦子裡就浮現起一段旋律。而這個重點,就是要設定Hook。你們在做旋律時,一定要注意這點。在設定Hook時,一定要夠新穎,旋律夠短,重複要足夠多,這樣能讓人加深印象。”
林在山又用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兩人:“你們做旋律時,寫完了發現沒做出Hook怎麼辦?這時候,你們就要重新審視一下這首歌中你們要傳達出的最重要的訊息是什麼。這個訊息往往都是副歌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找到以後,你們精雕細琢的給這句金句配上更富有情感的旋律,之後多重複幾遍,Hook就出來了。”
唐亞軒聽得非常興奮,她從來都沒接受過這種專業人士的指導,這讓她感覺自己好像真的要走進音樂的大門似的。
白鴿主動發問:“老爹,我最近嘗試和小軒一起寫歌,我們寫的旋律好像總是缺了點什麼,好像隨時都能唱完似的,這就是因為沒有Hook的原因嗎?還是因為我們歌曲結構設定的不夠完整?”
“如果一首歌感覺隨時都能唱完,這就說明這首歌缺乏內在的動量。就像你們剛剛做的這段關於雨的旋律,在任何時候關閉視窗,都不會有什麼不適感,沒有一種力量推動你去往下聽下一句。這就是旋律缺乏動量的典型表現。這是一個比較深入的問題,但我們可以給你們簡單的講一講——沒有動量的歌,你不會期待聽它的下一句的,因為下一句和這一句差不多,缺乏一種往前行進的驅動力。有很多因素都會造成這個結果,比如前後句沒有呼應,老是回到根音Do上。而回到根音的時候,你們的背景和絃又沒有及時推動到下一段落的引進,這就會讓聽眾生出一種隨時都可以關音樂睡覺的感覺。”
白鴿又問:“那這要怎麼辦啊?”
“以你們現在的水平,如果在編曲、和絃程序和節奏都非常穩定的情況下,旋律不要回到根音就好了。——你們現在就先記住這點就行。等未來積累多了,慢慢的就會找到感覺了。”
林在山問向唐亞軒:“小唐,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唐亞軒想了想,問說:“大叔,我寫歌的時候總是覺得歌詞和旋律很難結合,這是為什麼啊?”
“詞曲咬合是一個專業性的問題,首先你要搞懂,我們人在說話的時候,是有抑揚頓挫感的,而我們唱歌的時候,你的旋律就是你的抑揚頓挫。如果你填詞時要違背了這個語言本身的音調走向,你的旋律就會顯得非常不自然。”
林在山歸集重點:“總體來說,詞曲咬合的重點,就是要讓唱歌像說話一樣自然。我現在只能建議你們多寫多找感覺。你們對旋律的把握還處在入門階段,所以講太多詞曲咬合的東西,你們消化不了。你們現在寫歌,可以把歌詞朗讀出來,就像小學生讀課文一樣有激情的朗讀。看看你們的旋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