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流無瑕一身氣質高貴,嫋嫋起身:“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守到北方王回來的時候,就是勝利。”
……
這一年當中,除了“北方王”這個尊號徹底流傳,並被承認以外,就沒發生太多大事。就好像王策每一次習慣性失蹤後,沒了他,天下就會變得無趣乏味許多。
過去的一年中,九洲格局沒有太大的變化。
悲催的上溫皇帝,雖然成為中洲人皇有好幾年了。可中洲混亂是由來已久的事,甚至能追溯到神戰,個個都是敢與天爭的猛人。根本沒人理會這個名義上的中洲人皇。
上溫被幾個國家聯手互相揍來揍去,總算,上溫皇帝有點兒膽色,親自出手轟殺。倒是戰勝吞併了幾個國家,局勢好轉,再有十多年,未必不能一統中洲。
可惜,上溫註定沒有時間。中洲又太過遙遠。
王策唯一沒去過的中洲,其實混亂是有根源的,是源自自身的傲氣和資歷。兩千年前,中洲還是世界中心。可惜,進入百國時代後,世界中心徹底轉移到東洲和北洲。
這種老牌的資歷和傲氣,頓時就成了巨大的反差。
南北之戰,重挫上陽,無力北上。只有恨得牙癢癢的一邊加速休養,一邊眼紅的坐看東寧和平舉國歸順北唐。
東寧的舉國歸降,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容易。不過,唐帝就是親自帶著費飲血等人,去東寧溜達一圈,也才算是擺平。其中的過程,也就不為外人道了。
吞下東寧,尤其是以和平方式吞下,對北唐的好處非常大。北唐專心親自處理歸降的一系列善後,同時,精銳的南方軍橫掃東洲中部,吞併包括南魏在內的幾個國家。
北唐的壯大勢頭,其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唯二能制衡北唐的,就只有上陽和東寧,前者太遠,後者又弱了一些。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南北之戰後,北唐雄霸東洲之勢,已經非常明瞭了。
海洲,大宣困守孤島,為了北上進軍東北二洲,拼命的蒐羅並打造戰艦。不過,先天不足還是不可避免的。
一如人們的一致看法:能一統天下的國家,七成可能是出自東北二洲,只有三分機率可能來自海洲和中洲。
過去一年,最為震動的大事件,就是大律全面進攻北策府。
一年半前,南北之戰的結果,震動大律,大律成為間接的最大受害者。
北策府像一把鋒芒內斂的刀子,抵在大律的腰肋上,封堵住大律進軍東洲的陸地通道。王策越強大,戰靈軍越強大,就意味北策府這把刀子的力量越強大。
王策,北策府和大律之間的故事,也實在好笑,被人津津樂道。
從假不死鳥風波開始,王策公然刺殺律帝,導致律帝躺了兩年,成了一個瘸子。那是無數大律人咬牙切齒的一樁事,那時的王策戰鬥力弱得等於五,是大律殺王策的第一次最佳機會。卻錯過了。
等大律發起罪城戰役,紀千敗和帝冕華麗登場,戰靈軍免費贈送大律一次數十年來的戰場大敗。這時的大律,才錯愕的發現,再一次錯過殺王策的機會。
此後,大律想殺王策,卻已沒了實力和資格。王策逼迫律帝簽訂城下之盟,有紀千敗等八大武帝,一躍凌駕所有勢力,成為九洲最強。那時的大律,絕對不敢對王策動手。
之後的事,就更為有趣了。紀千敗等八大武帝激戰宋武神,一併壯烈,就剩下王策一個悄悄的回來,為了謀求自保,跑回了北唐。
大律先是不知道王策悄悄回來,悄悄去了北唐。等知道的時候,又一度擔心紀千敗等八人是否有人活著。
等肯定紀千敗等人一個都沒活著回來的時候,王策和大世武帝激戰,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暴露了諸子心相。說到這裡,完全能想象大律人當時是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