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混編為十大軍團。僕從軍一百萬,也暫時混編為十大戰時軍團。

乍然一看,上陽軍二十個戰時軍團,對上北唐軍十個軍團,理論上勝算極大。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戰靈軍才是關鍵。王策有多少戰靈軍,戰靈軍有多麼強大,這將會成為南北之戰的決定性軍事力量。

軍務參贊,大體就是一名軍官的助理。

軍機參謀,相當軍師,或者半個參謀長。多數軍官的軍機參謀,都屬於軍官自己的軍事幕僚。

各級的軍事參贊,參謀,以及將官,聚集一堂,紛紛展開討論。

傅希文這個大統帥,神色冷峻,瞄了四大副帥一眼,又瞄了一名老太監,一名皇族武帝。

本土軍兩大副帥,僕從軍兩大副帥。此外,老太監和皇族武帝,名義上一個坐鎮本土軍,一個坐鎮僕從軍,名義上的坐鎮和保護,其實有沒有監軍的意思,那就不好說了。

反正,換了是誰,也不會輕易的把全國一半的軍事力量,交在一個人的手上。

就像某些人說的,戰敗也罷。戰勝的話,這北方軍團往後,還有人知道上陽皇帝嗎?恐怕就只知道他傅希文了呢。

當然,上陽皇帝作為人皇,如果這都怕傅希文篡位謀反威望太高,那就太扯淡了。純粹是規矩,也不想開先例罷了。

唐帝敢於把北唐大半的軍事力量,交給王策一個人,很放心很淡定。這種事,也就只會發生在北唐,只會發生在唐帝和王策之間。

獨特的,複雜的關係,也決定了唐帝和王策之間這種信任,註定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

……

這一個忙碌的營帳當中。很多人在忙於研究,並儘量制定作戰方案。也有人在看傅希文。

傅希文字身,徹頭徹尾的是一名文人,乃至文官。軍政分家一千年了,他能成為大軍統帥,真的是一樁很奇妙的事,也許是千年來最奇妙的主帥了。

傅希文作為一名從骨髓裡,都透著斯文氣質的文人,以及上陽高階文官。本身十多年來的故事,也是九洲一個不大不小的傳奇。

十年前,傅希文還是一名典型的地方文官。十餘年前,假不死鳥宣告亂世來臨,上陽在南部和兩個中等強國發起征戰。

倉促之間,上陽一個不小心,前線潰敗,被人攻入國境。敵國派遣大量高手,實施斬首戰術,擊斃多名軍事主官。

結果,大軍兵臨城下。傅希文作為一名地方官,硬著頭皮率領士氣低落的地方軍,就地抵抗。不但抵抗住敵軍的入侵,反而擊敗了敵軍。

後來,大約七八年前,上陽等三國的交戰成了大混戰,兩國聯袂攻入上陽,一度差一點攻入上陽京城。

傅希文再一次被動捲入戰爭,地方軍將領無能,他只好再一次指揮十多萬地方軍和野戰軍的混合,展開一次大戰,再一次擊敗敵軍。初步展露統帥大軍團作戰的才華。

雖是展露軍事才華,傅希文也沒進入軍方系統,仍然作為高階文官。

直到四大人皇誕生,上陽首先集中力量,要擊敗兩個老對手,為此展開多線作戰。

和北唐等各國一樣,承平多年,軍方的老牌將領都不太靠譜,年輕將領又暫時來不及出頭。就像北唐花了十年,才讓大批有才華的,能幹的年輕將領出頭,取代老將一樣。

當然,將領的事好解決,磨練磨練就有了。奈何,和各國一樣,除了大律,九洲各國都沒有大軍團決戰的經驗,不要說兵力百萬的,就是總兵力五十萬的戰役都很少有。

上陽要滅掉兩個老對手,發動的是舉國之戰。這時,前線的幾次潰敗,才尷尬的發現,軍中幾乎沒有善於大軍團決戰的。

傅希文的表現,被人記起來了。也暫時被軍機院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