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不肯起來,並說:“主公若不寬恕眾將,我即率兵離去!”

吳三桂一聲長嘆,然後對眾將說:“念馬將軍心慈之份,赦免你等無罪。”

楊��冉�菩壞潰骸靶恢鞴�庾鎦�鰨 �

吳三桂怒道:“此事與我何干?你們要謝須謝馬將軍活命之恩!”

於是眾將齊聲道:“謝馬將軍活命之恩。”

馬寶站起,奔到眾將面前,將眾將一一扶起,並顫聲說:“兄弟言重了。”

於是,眾人又重歸於座。

吳三桂看著馬寶解甲之裝,心中一動,便問:“將軍是怕我生疑心而解甲的麼?”

馬寶點點頭說:“確實如此!”

吳三桂感慨道:“幸虧馬將軍對我深信不疑,否則,豈不壞了大事!”

胡守亮聽了此言,滿臉羞愧。

吳三桂問:“其他將軍在何處,我等前去迎接!”

馬寶說:“不用。我只要吹聲口哨,眾將即來。”於是,馬寶吹起口哨。

立即,軍營四周響起馬蹄之聲。片刻之後,眾將齊立於軍中。吳三桂看見是李如碧、高啟隆、劉之復等人,心中大喜,親自出帳,將他們迎入帳中。

於是,眾將又重歸於座。吳三桂心中歡喜,叫給眾將賜酒。胡守亮等人一驚一喜,生死懸於一線,感慨自然良多。馬寶等人見心有所屬,心裡自然也是高興。所以,你斟我喝,不一會兒,眾英雄心中芥蒂全消,喝得酣暢起來。

吳三桂問馬寶:“將軍出去只數日,怎能將眾將召集而來呢?”

馬寶說:“並非末將召集,而是他們自願前來的。”

吳三桂驚奇地問:“真有此事?”

眾將齊聲稱是。吳三桂問為故如此?眾將說了。均如馬寶所想一般。吳三桂手下之將聽了,均大笑起來。投降之將問他們為何發笑,楊��擔骸壩胛壹抑鞴�孿胍謊�玻 甭肀Φ熱嗽椒⒕�媯�

吳三桂見眾將齊心,心裡也再無防患之意,便說:“按大清之律,大戰已完,兵將須要分離。眾人議議,用何辦法,才可保大家相聚不散?”

胡守亮一聽,心知主公之意,便說:“雲貴之地險要,是養軍練兵之佳處,我們何故要離去?”

眾人聽後,轟然叫道:“對!我們便隨主公安置在雲貴以度餘生!”

方獻廷說:“此計雖好!卻有人未必會肯?”

馬寶問:“誰敢不肯?”

方獻廷說:“我猜測皇上是不能讓我們擁兵自重的,必下詔解散我等。”

馬寶怒道:“順治是韃子之帝,非我漢人之君,他若急逼,我等反他!”

眾將軍本已喝得耳酣面熱,聽到此言,不僅沒心生驚恐,反而轟然叫好!

吳三桂心中暗喜,但嘴上卻說:“此是大逆不道之事,我等不可隨意言之。”言下之意,雖可反清,但現在不是時候。

眾人一聽此言,頓時沉默無語。是啊!清兵勢大,自己勢寡,且是剛剛糾集起來,人心也不穩定,何能言反清大事?但吳三桂之言,無疑給眾人一個資訊:即他吳三桂雖然滅明,但他並非不反清。吳三桂之下的原將領,自然早知其意,所以不把吳三桂的話放在心上。而剛剛投誠過來的明將,聽了此言,精神倍受鼓舞,覺得自己將來仍有用武之地了。

方獻廷歷來穩重,見勢已至此,正是安眾將之心的良機,便說:“南朝雖破,然永曆帝卻在緬甸,李定國將軍亦在孟艮。依本將愚見,永曆帝不亡,李將軍不滅,順治皇帝不會下詔解散我等!若能如此,我們便可安居雲貴,眾將歸心,何愁大事不成?”

眾將一聽,轟然叫好。

馬寶說:“永曆帝此時在緬甸,我們正好以藉口不去滅他,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