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送了一句忠告,“當心一點,好自為之,首先做好工作要緊。”
忠告歸忠告,聽不聽那是人家的事。果然過了一年,那哥兒們因為工作業績太差,回國重操舊業:當他的工會主席去了。
開玩笑,敢去紐約的日本小姑娘,是能招惹的嗎?
歐美有句話:“Ladies First”,這句話要到了日本,應該說成:“Ladies Last”。日本的女人根本就不是人,起碼沒有被算做人。老冰生了個小子,如果是個閨女的話,早八百年就回國了,還能在日本待下去?
兒子讀幼兒園時,有校車來接,小孩子不懂事啊,車子一來一窩蜂地往車上跑。邊上的阿姨不樂意了,把孩子們都趕下來,先讓男孩子上,坐好了以後,再讓女孩子上。也就是說,女人走出家門後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先讓男人!
出了幼兒園,想上學,日本的公立中小學特別混蛋,充其量也就是個兒童收容站(日本的公立教育制度以後再談),想讀書只有去私立學校。東京的麻布、開成,神戶的灘,京都的洛南,鹿兒島的拉扎爾,都是名牌中學,可是一條,不收女生。你說調低檔次,進二流的吧,像神戶白陵這樣的男女共校,女孩子的考分要比男孩子高30多分才進得去。這是考中學哦,總共才三門功課,上哪兒去找30分!
有一次電視裡面搞智力競賽,主持人出幾個暗示,參賽者猜是哪兒。日本的智力競賽和中國的不一樣,沒有不準搶答的規定。主持人的第一個暗示“找女廁所很難”剛說出口,下面的答案已經出來了:“東京大學”。沒錯,還真是東大。
走上社會找工作吧,一般會社分事務職和一般職,女人就只能從事事務職,不能從事一般職,理由是一般職要加班,而女人要照顧家庭,不能加班,所以就只能從事事務職。日本社會認為:日本沒有資源,只有人,只有人的打拼才能活下去,所以他們的理想社會是:男人是工作機器,女人是賢妻良母,來支援工作機器的良好運轉,以及培養新一代的工作機器和與之配套的賢妻良母。
日本社會是很保守的,家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細胞,因為家庭是工作機器保養場,家庭出了問題,工作機器就不能高效運轉了,所以社會對婚外戀、婚外情(日語叫不倫)的事是很嚴厲的。為了避嫌,日本的太太們都不和男人們打招呼,但是人總是人吧,在這兒慾望不能表達,肯定會以另外的形式在那兒表現出來。十幾年前有一部流行小說叫《失樂園》,就反映了這種社會現狀和對這種壓抑的反彈。韓國有個電視明星叫裴勇俊,不知怎麼搞的,特受日本太太和老太太歡迎。裴勇俊訪日,萬人空巷前往歡迎,一路陪同,美中不足的是全是老太太,平均年齡有50歲左右吧。這也是長期被壓抑的心理的一種折射,只是不免讓人要為裴勇俊不平,訪問一次日本,人之常情,總想看幾個年輕美眉吧,誰知道全是自己媽媽奶奶輩的。裴勇俊肯定在“切”!
日本女孩的婚前瘋狂(2)
那日本男人到底是怎樣看女人的呢?有一次聽一個很有名的企業管理專家講課,講到產品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時,那位專家舉了一個例子,他認為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的一個原因就是產品質量控制做得不好。他說,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比美國的P…36效能要好,這是由於日本工人的手藝人素質的原因,喜歡精雕細鑿,完成品總可以達到或超過設計構想。而美國人從一開始就是大規模機械生產的粗製濫造。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壯丁們都上了戰場,情況就不一樣了,日本的女人孩子們不會像她們的兒子、老公、父親一樣精雕細鑿,而美國的女人孩子們則和她們的兒子、老公、父親一樣可以敷衍了事。所以美國飛機的質量基本沒有變化,而日本飛機的質量卻大幅度下降,更不要說美國後來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