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李方恭聲應道,退了出去張羅了。
胤禛和晴鳶對視了一眼,急忙雙雙下跪道:“謝皇阿瑪賞賜”
這番發展都沒有超出眾人的預料,倒也沒人感覺奇怪,嫉妒是在所難免的,但在場之人可都不是常人,自是將這番小心思小心翼翼收藏起來,不讓人發現。
德妃見事情果如意料中發展,不禁喜笑顏開。又一眼瞟到站在晴鳶身後手捧托盤的宮女們,脫口問道:“晴鳶,你是不是還帶了什麼來?”
晴鳶笑了笑道:“回額孃的話,這是銀耳百合粥,並不是兒媳帶來的,而是用綠豆、百合、糯米現熬的,可以清熱降火、消暑止渴。兒媳想著,方才那些小菜雖然開胃,但熱氣卻重了些,飯後若是皇阿瑪、額娘和各位娘娘們能夠喝一碗這銀耳百合粥,倒是可以起個調理的功效,所以便自作主張拿來了。”
德妃如今對這個兒媳已經滿意到了頂點,為人機靈又細心,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全都考慮到了,一點也不枉自己費盡苦心給她和老四創造這個機會,於是笑道:“難得你有這個心,皇上,咱們也別辜負了孩子的一片孝心吧”
康熙很是欣慰地點點頭,道:“人都說老四媳婦賢惠大度、思慮周全,如今一見,果然如此很好,很好”
見康熙很是喜歡晴鳶,宜妃等人就算再不甘心也不得不隨聲附和,一時之間,晴鳶的評價便節節高升,很是露了一回臉。
她自己卻並未露出半點異樣,仍舊是一副謙恭柔順的模樣,低頭道:“皇阿瑪、額娘、各位娘娘謬讚了。臣媳不過是盡了自個兒的本分而已,當不得如此稱讚。”
落落大方、知進退、心思縝密、寵辱不驚,這哪裡是一個十五六的小女孩能夠做到的?這個晴鳶,也不知費揚古家是怎麼教養出來的,實在是令人驚歎啊
這是在場絕大多數人共同的心聲。
在皇帝面前露了臉,又得了賞賜、討了歡心,晴鳶在這個車隊中的地位陡然間便被拔高了好幾層,待遇也提升了不少,幾乎就要跟宮裡的娘娘們看齊了。她隨身攜帶的東西其實並不多,也就那麼幾樣,但難能可貴的是她卻知道各種不同的做法,每天變著方兒地給康熙等人換著菜色吃,好歹是把這一路給應付了過去。終於,眾人抵達了木蘭圍場。
藍天、白雲、彷彿一望無際的草原,遼闊的風光,令人心曠神怡。久住在北京的圍城中,不論是心還是身都被拘束在那彈丸之地,唯有到了這樣的地方才能放開心胸,感受那種無拘無束的天地豪情。晴鳶一下車,就被這美麗、豪邁的風光迷住了
木蘭圍場,康熙帝幾乎每年都會來的地方,提醒著遊牧兒女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挑戰著八旗子弟的英勇威風,更是顯示國力、結盟異族的好時機。當然,這都是在郭佳玉的記憶中,那個時代的人對木蘭秋獮的評價。晴鳶並不在乎這項活動都有些什麼政治意義,只要能夠到這麼寬廣的天地來走一走,於願足矣
此時的木蘭圍場,並沒有郭佳玉記憶中那宏偉的熱河行宮,想是還沒修起來吧。他們一律都住在簡陋的蒙古包中,當然,這個“簡陋”只是相對而言的。
收拾整理之類的活計自然是不用晴鳶他們親自動手的。在僕從們收拾行裝的時候,晴鳶則帶著秋玲在附近走動——這裡的自由只是相對的,身為女眷,她們不可能走出太遠。
皇子們都住在一處,只是此時各家福晉們都在忙著指揮自家的下人幹活兒,沒人像晴鳶這般丟開了手讓他們去自行佈置,因此一路走來,都不過打個招呼就罷了,只有她一人孑孑而行。
康熙十幾個兒子,就算刨除了那些年紀小還未大婚的,光是帶了家眷來的就有七八個,整個營地自然是大得沒了邊兒。晴鳶還是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走走看看,很是新奇。
轉過一個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