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杆嶺戰役慘敗後,聯合軍被迫坐回到談判桌上。

這場持續了2年的馬拉松談判,此時已經幾乎看到了尾聲:各項問題均已得到妥善安排,只剩戰俘如何釋放這一個分歧點。

我方的建議是:“將不願意被遣返的戰俘交送中立國,由戰俘所屬國進行解釋工作,如若戰俘始終不願遣返,雙方再透過協商解決。”

對於這個問題,我方實際上給出了很大的誠意,既尊重戰俘的意願,同時也兼顧了全部遣返的原則。

換做任何一個正常人,恐怕都會欣然接受,但鷹醬卻不這麼認為。

出於某些特殊原因,以及南朝首領李成碗的一再叫囂下,鷹醬又又又一次打破了談判的和平。

他們提出的條件是“對於不願意被遣返的戰俘,統統就地釋放。”

所謂的就地釋放,其實就是為了將這些戰俘的身份變成“流民”,無法再以戰俘身份進行管理和交換。

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太大影響,但這裡面的操作空間可太大了。

不僅如此,艾威豪還一再向我國進行威脅:如果再談不攏,鷹醬就要使用原子彈了!

對於鷹醬的出爾反爾,我國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甚至非常習慣。

每當他們露出這副嘴臉,就意味著他們最近皮癢癢了,又該捱揍了。

而這種情況也很好辦,只要打一頓,什麼毛病都會好。

正所謂父慈子欲狂,掏出七匹狼。

皮鞭沾涼水,打爛你的嘴!

為了向敵方加壓,爭取早日停戰,志司於5月5日發出了夏季反擊戰役的指示,並強調此戰的目的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同時鍛鍊新入朝的部隊,吸取經驗,以配合板鍆店的談判。

針對此次作戰,司令員還確定了“穩紮狠打,由小到大”的作戰方針。

顧名思義,這場戰鬥的要義首先是穩。

什麼是穩?志司給出的解釋是:沒有做好準備就不打,就算開打,最開始使用的兵力也不能超過一個營,視前期戰鬥結果再逐步擴大。

至於什麼叫狠打,就比較好解釋了:只要開打,就一次性打的他們不敢扎刺!

簡而言之,不攻則已,攻則必克。

5月13日晚,夏季反擊戰首先在東線打響。

作為穩紮狠打的開頭炮,此戰務必要打的乾脆,打的利索。

因此,我軍雖然兵力規模不大,但準備工作尤為紮實。

開戰前,我軍所囤積的糧食完全足夠支援到10月,彈藥武器更是空前富裕。

以至於各軍打完第一階段的戰役後,還剩下不少彈藥糧食沒用完。

以克湖裡東南山之戰為例,作為一場連級的攻防戰,我軍其實只投入了一個連的兵力,但參戰火炮數量卻達到驚人的123門——相當於十幾個炮兵連。

一場戰鬥下來,我軍合計發射82mm以上炮彈多大多發——比前兩次戰役合起來還多!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軍此戰僅僅發射炮彈18發,並且全都是迫擊炮彈,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心慈手軟,而是聯合軍的炮兵陣地被我軍壓得動都不敢動一下。

面對鋪天蓋地的炮彈,米軍被打的直接懷疑人生——到底是誰他嗎的說龍國窮了?

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完全是我軍一點點打下來的。

作戰初期,我軍長期得不到彈藥補給,沒子彈了,只能頂著槍林彈雨衝上戰場,在敵人的身上扒。

甚至,許多戰士因為得不到後勤保障,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氣中活活凍死。

米軍這輩子都不會明白,因為他們根本沒經歷過,更無法想象。

隨後,第9兵團所屬的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