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娛樂街坊的老戲臺,九州隨便找個街區巷口,就有這麼一個東西。並且,那些沒有什麼名氣的班子做表演,一般是不收費的。

而電視是收費,並且費用還不低。蓋爾電視從未靈光過,大概是節目僵化,新聞主打,說教口吻嚴重的原由,它也一直沒有在主流社會具有太多的影響力。

當然,這幾年是好上一些的,從那場巨大的全國直播的東岸魔魘事故開始,電視的魅力在逐漸升溫,從中州連續不斷的宮廷歷史劇到北燕的紀錄片,再到電視上出現大量的商業廣告……免費電視節目的時代來臨了。

有時候江鴿子也在想,也許這個跟蓋爾人的個性有關係吧,他們喜歡最最的直接的情感表現方式。

舞臺現場溝通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夕陽染紅街巷的傍晚,街頭雜貨點的老阿伯無聊開啟電視想找點動靜,然後……電視上出現一位親切的女士,她穿著米色帶著小翻領的襯衣,給你講述了一個好像是熟悉,又好像是很新鮮的故事。

這個節目就叫《講訴我們的故事》,由北燕國家電視臺出品。

街頭慢慢聚集起了一些人,隨著一個簡單事件的鋪開,人們發現從前的那些大型紀錄片也好,嚴肅的電視劇也好,世界上還有一種這樣的節目,它演的就是你身邊發生的事兒,它允許你參與,公平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節目簡直太好看,太真實,太有意思了。

那位親切的女士是北燕第一新聞主播,她帶著攝像師,將第一個鏡頭對準了被水沖毀的葬禮祭棚……

最初的訪問是以暗訪的形式進行的,等到收尾的時候,她會直面當事人,問出觀眾感興趣的那些問題。

這新鮮的節目一經播出,很快便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而江鴿子跟俞東池一起在他院子收看《講訴我們的故事》的第一季,卻已經是一月之後的重播了。

他們都是大忙人,江鴿子要跟連燕子做今年幼軍的招募工作。而俞東池需要不斷從常輝郡跳點回北燕未央,主持那邊科學院的一些工作。

這天下午,北燕第一女播音員趙錦琴女士態度恭敬的跪坐在江鴿子身邊,她手裡還拿著個筆記本在認真的聽取江鴿子的意見。

江鴿子一直在忍笑,覺著這位的樣兒真是莫名熟悉又令他窘然。

這第一期節目劇本就是江鴿子口述的,它的主題就是圍繞著老人葬禮費用該誰出來進行。而整個節目也沒有人直接給一個對錯答案,全憑觀眾自己去評判。並且裡面沒有提及江鴿子這條線,更沒有蔣增益與原生家庭從前的那些恩恩怨怨。

便是偶爾那頭有人喊上一句,你的兒子都是北燕親王了,你家就缺這幾個錢兒?

恩!對不起,這句話會被毫不客氣的剪掉,絕對不會被播出的。

老人死了,她有六個孩子,葬禮費用該誰出?

節目不斷被翻轉,不斷被深挖,熱鬧的猶如一臺人間大戲。

最後它的效應卻是可怕的,江鴿子自己都沒預料到,金宮的皇帝陛下會因為這個節目,登基全民講話之後,他第一次在公開的地方發表了一番關於道德的言論。

作為一個吉祥物皇帝,其實人家工作就是不斷的微笑就可以了,沒人需要他發表意見。可皇帝如今對一個社會事件進行道德批判,國會還是不能說什麼的。

九州是個禮法很重的傳統國家,一個老人辛辛苦苦養大六個孩子,最後遺體被丟在醫院冰櫃無人管,這就太觸及道德底線了。

江鴿子看著鏡頭裡坦然的蔣增益,他的形象被刻意的樹立成最無奈,付出最多卻得不到公平的那個崽。

父母忽略最多的孩子卻總是最孝順的,他手裡有半尺厚的帳單證據。他穿著孝服,滿面無奈卻沒有說老人一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