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了活佛的腳下,用頭頂觸碰他的雙腳,他皈依了。

營區中所有還站著的人一起跪下,對著老僧,隨著耶律安摶,用契丹話呼道:“頂禮……阿彌陀佛!頂禮,贊華活佛!”

贊華伸出手來,為耶律安摶摩頂,輕輕道了一句:“頂禮阿彌陀佛!願我漠北,無災無難,願我契丹,無災無難。願萬千族,無災無難!頂禮阿彌陀佛……”

萬千不言之事,盡在一句佛號之中。

不知道是否心理原因,活佛車駕到達之後,病區的疫病患者便恢復得很快,已經病癒了的鬼面牧民也覺得自己有佛法加持,不再自卑,其中大部分人當場就皈依了佛門。至於沒有患病、聞名而來的牧民,也逐次得到了活佛賜下的神豆。

與此同時,一支新的軍隊出現了,這支軍隊以數百病癒的鬼面騎兵為核心,他們以佛為號,以贊華為皈依,以耶律安摶為首領,成為了石拔大軍的左前鋒。

與此同時,石堅、慕容暘的後續軍隊也都開到了,石拔接掌了龍驤鐵鎧軍,石堅成了他的副將。他們與石拔會師之後成為中軍,將顯眼的佛車護持在了全陣的中央。

柴榮所部仍然是正前鋒,拔野為右前鋒,鬼面軍便是左前鋒。慕容暘為後軍。

佛車豎起一杆極高的佛幡,召喚著整個大漠草原的靈魂。佛車前行,大軍也在前行!但佛車與大軍不是,而是直接朝著烏魯谷河上游、阻卜大王府所在地窩魯朵城而去。

窩魯朵城又稱古回紇城,在這個時代的漠北有著特殊的政治意義,那是曾是契丹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西征回紇的大後方,有著無數漠北將兵的墳墓,窩魯朵城與位於其東部數百里的鎮州一起,構成了這個時代漠北最重要的中心區域。

佛車的轉向,在草原大漠引起前所未有的巨大震盪!

草原的下層民眾,都對能夠鎮魔的活佛充滿了期待與景仰。

而草原的上層力量那些掌握著草原組織的部落酋長,則都聽到了這樣一個訊息贊華活佛,就是人皇王!

人皇王回來了!

人皇王回大漠了!

佛車一步步前進,每過一日,都會有新的部落前去朝拜,並獻上了牛羊。

一個個的酋長皈依,數以千計的牧民落髮。

當然也有不服人皇王的,但這一刻除了耶律察割和鎮州的兩支大軍,無人敢正面迎敵。唐風吹過的地方、佛號響徹的地方,一切太平!

一個訊息傳播開來:贊華活佛將要在到達窩魯朵城的第二天,為大漠所有皈依的酋長摩頂加持。

漠北不同於中原,這裡的統治中心不是看王都名城,而是看力量掌握在誰手裡,看諸部落向誰朝拜。

漠北的分裂了,不是領土分裂,而是人心分裂了。

一個新的中心正在形成!

鎮州終於恐慌了。

耶律倍的出現讓耶律察割與蕭翰都慌了手腳。

漠北全盛時期,控弦之士可達三十萬!漠北騎兵整體的武器裝備有可能比不上唐軍,可他們熟悉地理、適應這裡的氣候,他們能將作戰當做生活,可以一邊作戰,一邊就地放牧補給,本地作戰的優勢足以抵消武器上的差距。

不過由於漠北的主力被調往南方,現在留在漠北的力量在唐軍的威壓之下便難顯優勢了。

為了抵消唐軍的銳氣,蕭翰和耶律察割甚至都做好了退卻八千里的盤算。

唐軍要草原?給他們!要大漠?給他們!要招州?給他們!要窩魯朵城?給他們!要甚至要鎮州,也給他們!

契丹人不怕唐軍來攻,他們甚至不怕丟失土地,在漠北,這樣的城池並不重要。可以一棄千里,轉頭也可以席捲奪回!只要保住了能夠作戰的事情,就完全不怕這些外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