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雖然在行動上未曾做過像他們的特務勾當,但思想上早已計劃將來怎樣追求像他們的生活,怎樣來幹一下像他們的工作,我在不知不覺中已麻痺了自己,接受了反動思想。解放後,新的事物不斷教育我,從理論上我認識了舊小說是有毒素的,但是我不曾發現《風蕭蕭》這本書的醜惡。經過‘三反’‘五反’的學習,和《文匯報》上青年朋友們的檢討,驚醒了我的迷夢,我比較深刻地檢查了自己,終於認識到《風蕭蕭》的陰森面目,它不但掩蝕了美蔣特務和罪惡,使人染上空虛、墮落、麻痺、享樂的傾向,並且使人把屠殺中國人民的美國特務認作‘朋友’而引人走到反人民的路上去,毀滅了自己。”

6月15日,發表震旦附中王紀堂的文章《資產階級的反動文藝作品使我意志消沉》。他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了無名氏的作品《塔裡的女人》。他說:“由於受了這些文藝作品的影響,我就熱烈地追求、羨慕、留戀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我穿闊肩的西裝,戴闊邊的太陽眼鏡,我認為這是我的英俊和瀟灑,同學們都叫我做‘美男子’,我平時就跑跑咖啡館,聽聽爵士音樂。由於受了《塔裡的女人》的影響,我又幻想著將來能過悠閒的生活,過田園的生活,我認為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為勞動人民服務的思想根本就沒有。我只是想:世界上只要我一個人愉快就可以了。由於這些小說的影響,在戀愛觀上我曾得了這樣一條定律:愛情的創造是需要金錢的。認為有了錢就能獲得愛。”

6月16日,發表陸行中學學生倪墨炎的文章《我怎能輕視勞動人民和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他也對徐訏的《風蕭蕭》進行了批判。他說:“起初我對這本書中宣揚資產階級荒淫的生活,是感到討厭的,覺得農夫們一天到晚地辛苦耕種,流血流汗,還吃不飽,穿不曖,而他們毫不勞動,卻終天狂飲大吃,奢侈到了極點!但看到後面,作者告訴我:他們也是‘抗日’的。等到把書讀完,覺得他們既然也是‘抗日’的,那麼狂飲大喝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不但不再討厭那種生活方式,反而由羨慕甚至追求那種生活方式了。由這種思想指導下,所以當我擔任學生會工作時,學生會派我到市區辦事去,我不願坐電車而願坐三輪車,有時還把公家的錢積下來,自己花用,認為我為同學服務,享受一下也無啥關係。我讀書也用功起來了,為的是以後可多享受……我讀了《風蕭蕭》和其他一些資產階級的作品,開始改變,從靠近農民的我,變得在思想上靠近資產階級的人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中國當代文學的轉型是如何完成的(5)

6月17日,討論進行了近半個月,編者作了一次小結,集中發表了四個青年的文章,分別是:上海財經學院學生徐錦齡《大流氓有啥值得欽佩?》,批判小說《飄》對自己的毒害。寧波效實中學學生曹智澄《〈飄〉幾乎毒死我年青的心靈》,批判了《飄》和《風蕭蕭》。長春東北銀行專門學校聞立經《我認清楚了美國式的“文明”》,批判《飄》。上海市第四婦女消費合作社張榮君《挖出腐朽思想的根源》,批判了《飄》。

6月18日,發表上海師範學生程秀文《和醜惡的思想告別做一中國當代文學的轉型是如何完成的個光榮的人民教師》。

周相林在《這是美帝國主義分子散佈的毒素》中說:“我是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十七歲時在一所教會中學讀書,這個學校是在美國神父控制之下的,他們假裝慈悲,要我們埋頭讀死書,說是畢了業,有學問就可以到美國去‘鍍金’;用資產階級的小恩小惠來引誘我們同學,用資產階級腐化思想來毒害我們同學,介紹了我們去看反動書籍,《飄》就是其中的一本。這些書告訴了我,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

滬南實習學校小卒在《〈風蕭蕭〉使我敵我不分》中說:“徐訏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