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起步,你就貼上標籤了?”唐煥搖了搖頭,“對於這種創新的東西,隨著時間推移,才能認識得更清楚一些。”
周密沉吟道:“我建議你,暫時放一下香江這邊的事務,反正有我呢,如此也好讓輿論冷卻下來。”
“聽人勸,吃飽飯。”唐煥點了點頭,“歐洲空間局的阿麗亞娜5號運載火箭,馬上要進行第一次測試發射了我接到邀請,過去看看熱鬧。”
……
西歐各國抱團取暖體現在很多方面,除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最著名組織歐盟之外,前沿科研機構也是一起搭夥組建,比如,和唐it往來密切的全球最大粒子物理學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與此類似,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歐洲空間局,也是一個跨國組織到目前為止,總共有14個成員。
其中,法國的貢獻最大。它提供了歐洲航天發射中心的所在地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與巴西接壤的法屬蓋亞那。
此處的難能可貴就在於,靠近赤道,只有北緯5度,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低緯度使得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進而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同時,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另外,人口、交通、氣象條件也理想。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為重要的發射中心肯尼迪太空中心,選址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梅里特島的它,北緯只有28度;而原本時空十幾年後中國啟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北緯則是19度。
就算為了接近歐洲空間局這個僱員數千人、每年預算幾十億美元的大金主,首富先生也不至於顛顛地大老遠跑到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他只需拜訪其位於法國巴黎的總部就可以了。
歐洲空間局工作內容涉獵範圍很廣即將發射的阿麗亞娜5號火箭的研製與開發,就是由其負責的一個主要專案。
事實上,該系列火箭計劃的提出者是法國,更深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同盟國掠奪納粹德國火箭技術成就過程中。法國所獲得的以v2火箭為主的相關技術。
航空航天領域的資源消耗程度,不用怎麼想也能猜到,如果大家合夥分攤,那自然划算,而1970年代歐洲空間局架構的逐步成熟,提供了這一契機,於是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便把阿麗亞娜火箭轉移給了歐洲空間局。
顧名思義,阿麗亞娜5號運載火箭之前,還有1號、2號、3號、4號,節數都是3。
阿麗亞娜1號運載火箭的第一次成功發射時間是1979年12月24日,為基於導彈技術研發的三級運載火箭,之後的阿麗亞娜2號運載火箭、阿麗亞娜3號運載火箭、阿麗亞娜4號運載火箭,都屬於它的改進型號。
在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量方面,阿麗亞娜1號運載火箭達到了1850千克,總共發射了11次,成功了9次。
1987年11月20日第一次成功發射的阿麗亞娜2號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量達到了2180千克,總共發射了6次,成功了5次。
1984年8月4日第一次成功發射的阿麗亞娜3號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量提高到了2700千克,總共發射了11次,成功了10次。
1988年6月15日第一次成功發射的阿麗亞娜4號運載火箭,可靠性進一步提高,最大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量更是達到了4300千克目前仍在服役。
可以說,這些型號的阿麗亞娜運載火箭,在有效載荷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比如就遜色於中國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
因此,全新設計的阿麗亞娜5號運載火箭,被寄予厚望,其研發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