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相互照應。
駱駝都掛駝鈴,叮叮噹噹,相互傳遞資訊,只要這鈴聲平穩優美,就證明整個駝隊平安無事。駱駝背上有氈子做的駱駝屜子,性質類似馬鞍,是皮子包得雜草之類,一是不傷駱駝,再是讓貨物安穩。屜子也分汗屜子,裡屜子外屜子,還有大屜子,也有叫駱駝褥子的。汗屜安放在兩峰之間,圍繞駝峰再裹上裡外屜子,後上是罩上大屜子,完了用肚帶將屜子勒緊。駱駝屜子也因為用時不同而不同,駱駝可乘可挽,可以馱腳載貨,也能拉駝車,駝轎,屜子也分幾種。
乘騎時通常用墊子腳蹬就可以了,就是墊一張長形的空出“鞍子”駝峰的氈毯子,人騎跨在兩峰之間。
駱駝通人性,有靈氣,也吃苦耐勞,記性也好。一旦熟悉了性情,很容易相處。
駝隊行走時,頭一峰一般是載著所用日用品,食物,水囊,炊具燒壺,柴火,自用的毯子之類。馱貨的一般都是粗繩麻袋,通常有瓣兒,穿有繩子,一拽就勒緊了,這個按垛分。頭駝貨上都會插一杆標槍,打上旗兒。後隊老遠就能看見,尾隨而行,峰一吹也非常威風。
駱駝脖子上都掛著鈴鐺,材料形狀都不一樣,出的聲也不一樣,有掛在脖子上的,也有掛在貨上的,但都不能貼身,貼身就不響了。聲音不同,有的很沉厚,有的也清脆,還有很尖利的。有“嗡咚嗡咚”的,有“噹啷噹啷”的,也有“錚嚶呤叮”的。節奏分明,聲調不一,隨著行走此起彼伏,非常優美精妙。節奏不亂,駝隊就沒亂。
同一把通常給頭峰掛大的,隊尾掛小的。有的聲尖銳的聽著清晰,通常是給最後一峰掛著,出沒出事,掉沒掉隊老遠就知道。駝夫對自己手上的駝鈴都非常熟悉,是不是自己家的駱駝一聽就知道。
特別拉駱駝多有夜行,也全靠這個分辨了。
駱駝開始是有野性的,有的也膽小,透過撫摸接近,逐漸熟悉,穿上柳木棍鼻弓子,慢慢就訓練出來了,主要是訓練跪臥起,然後是走路不聲響。
馱物的時間只要拽著韁繩喊一聲“臥特”,駱駝就會慢慢降下身子,前腿一折跪下,後腿在蹲下,靜靜臥住,通常訓練好了不讓起來它就會原地臥著,但遇到驚嚇也會突然起身。
起來時只要牽著韁繩,也不用拽,一揚手喊一聲“啾”,或者輕輕碰下駱駝屁股它就明白了,先一支後腿再伸直前腿,一晃就起來了。
人騎的時間可以直接上,或者找個上馬石臺也行。拉著韁繩給它按下脖子,先起一條腿往上跪,手扣著屜子或者搬著峰,後腿一躥就上去了。不過有時間有敏感的生駱駝,一抓太緊它會不自在。
也可以先讓那個它臥下,直接跨上去就行了,就是他起來時,先起後腿再起前腿,駱駝高大,忽閃一下聽懸乎的,但是常了找著感覺還挺過癮的。
駝背較寬,個子小的話跨在上邊不是很舒服,而且駱駝脊粱走路時一拱一擰的,也挺硌屁股的。通常也是片腿坐著。駝背寬厚,只要熟悉了,信任它,抱著駝峰睡覺都行。
學了上駱駝,騎駱駝,更重要的是下駱駝。高高在上雖然果然但沒著沒落的,萬一這駱駝奔跑或者打旋,也怪嚇人的,要卡在中間下不來就有得玩了,所以也得學習各類情況,怎麼能穩住駱駝,穩不住怎麼下來,都有學問。
餵養駱駝的飼料也分幾類,藁秸和秕糠玉米稈這些,穀類,如大麥、青稞、玉米、高粱、黑豆、草籽這些,另外還有專門的飼料胡麻餅、菜籽餅、麥麩、糖渣,食鹽、骨粉這些。地裡的樹葉野草什麼的也能吃,但也會出現吃錯了中毒的情況。駱駝反芻,有四個胃,所以吃食也得注意。最愛的是花生秸、白薯秧這些。
駱駝不但能在沙漠中行走,更有靈性可以找到水源綠洲,也恩那個預感沙塵風暴之類的天氣變數。所以人跟駱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