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彷彿看到了大漢被他拯救於危難的情形,彷彿看到了他撥亂反正後的一派祥和景象。可是,他卻沒有意識到身邊的林南的野心。
林南力挺劉虞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軍事上的,都有了一定的聯絡。他要借用劉虞的手打造好一個幽州,並且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劉虞想了一會兒後,便大聲喊道:“林將軍,時不我待,我們現在就進薊城,我想,以我劉虞的聲名,加上丘力居的遊說,絕對能夠使得難樓投降。”
林南點了點頭,和劉虞一起跨出了大帳,在趙雲、太史慈、鮮于輔的護衛下出了軍營,先向著林南的兵馬所在地而去。
張郃、丘力居帶著兵馬尚在休息,左等右等都不見林南迴來,心中也十分的煩躁。正準備派人去找林南的時候,卻見林南、劉虞、趙雲、太史慈、鮮于輔一起騎馬走了過來。張郃、丘力居立刻翻身下馬,向前迎道:“參見主公!”
林南道:“趙雲、太史慈、張郃,你們三人留在這裡,讓所有的兵馬原地休息,丘力居,你跟我一起來,咱們進城去見難樓。”
丘力居“諾”了一聲,走到了林南的身邊。
林南將劉虞介紹為丘力居,緩緩地道:“丘力居,這位是幽州牧劉伯安大人。”
丘力居一聽劉伯安的名字,臉上便怔了一下,隨即拜道:“在下丘力居,參見劉使君,早聞劉使君大名,未曾一見。今日能夠有幸遇到劉使君,確實是三生有幸。”
劉虞在幽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時他在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上也十分的寬厚,早年擔任幽州刺史的時候,便恩澤於鮮卑、烏桓、夫餘、高句麗等。所以丘力居一見到劉虞,就會顯得很欣喜。
林南緊接著介紹道:“大人,這位就是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如今已經悔過自新,投降於下官,下官便任命他為鷹烈將軍。”
劉虞滿意地笑了笑,對林南道:“林將軍做的很好,對待烏桓人就應該如此,一味的打打殺殺反而只會增加兩族人民的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只要大家和平相處,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
林南道:“多謝大人讚賞,如今時候也不早了,我們一同進城吧!”
劉虞點了點頭,扭身對鮮于輔道:“你去叫開城門,就說我來了,我想難樓不會不給我這個面子的。”
鮮于輔“諾”了一聲。翻身上馬,策馬向前。快速賓士到了薊城城下。
林南、劉虞、丘力居三個人則慢慢悠悠的朝薊城城下走了過去,等他們走到那裡的時候,見到一地的屍體,就連護城河都被鮮血染紅了,地上到處都是斷裂的兵刃以及碎裂的人骨,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味。讓人聞了幾欲作嘔。
果然不出劉虞的猜測,鮮于輔一亮出劉虞的名號,城中的烏桓人都紛紛表示出十分尊敬的樣子來,不多時,城門便開啟了。一個虯髯大漢騎著一匹駿馬帶著人列隊歡迎。
劉虞在前,林南、丘力居緊跟在後面,三人來到城門邊時,那騎馬的虯髯大漢便跳下了馬背,朝著劉虞用漢人的禮節拜道:“劉使君大駕光臨,難樓有失遠迎,還請劉使君勿怪!”
劉虞道:“難樓大人還是一樣的健碩啊,一別經年,今日卻在這種局面下相逢,確實是天意弄人啊。”
難樓苦笑道:“劉使君說笑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劉使君來訪,難樓就必定會恭迎劉使君。和使君一別數年,不想使君如今以生華髮,回想起當年使君親赴白山的情形來,簡直是判若兩人。不知道使君最近身體可好?”
劉虞道:“歲月不饒人啊,我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不像難樓大人正值壯年。不過我的身體卻一向很好,有勞你的記掛了。難樓大人,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遼東太守、安北將軍、襄平侯林南,這位是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