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有著一股子睥睨天下的氣勢,在他的心裡,他堅信自己在這次會盟之後,會成為天下為之談論的人物。翻身上馬,呂布道了一聲“告辭”,便和帶著高順、張遼快馬加鞭朝陳留城而去。
林南站在路邊,看著呂布等人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地道:“看來這一次會盟會是有史以來群雄最大的一次聚會了,董卓沒有了華雄、呂布,只有一些西涼的兵馬,看來會被迫退出洛陽。但是我也不能掉以輕心,群雄畢至的場面勢必會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局面,我必須冷靜的對待這次會盟,而我取得幽州的關鍵,就在這次會盟裡面了。”
離會盟的日期越來越近了,各路兵馬也在這最後幾天陸續趕了過來。荊州刺史劉表、長沙太守孫堅、揚州刺史劉繇,這三部離陳留較遠的人都趕了過來,除了孫堅帶領著五千精兵到來之外,劉繇只帶了三千兵馬,劉表怕麻煩,直接將兵馬屯在了南陽一帶。自己只帶了一百名親隨前來。另外,河內太守王匡、上黨太守張揚的兵馬都和幷州刺史丁原的兵馬屯在了野王,王匡、張揚兩個人也是隻帶著些許親隨前來。
七月三十一,離會盟還有一天的時候,所響應討董檄文的天下群雄們都抵達了陳留,只有呂布代替丁原出席。一時間,陳留成為了天下精兵的彙集地,陳留城方圓十里內都駐紮著密密麻麻的人,光這次會盟的兵力。就高達三十五萬人左右,就這還是撇開了劉表在南陽的兵馬,以及丁原、王匡、張揚在野王的兵馬。
八月初一,從雲的裂縫裡,從那橙黃色的、襯著太陽的邊緣上,陽光成為一種寬闊的扇子一樣的光線,斜斜的投射下來。在寂寥的天空下,陳留城西十里外的鳴雁亭附近築起了一座高臺。高臺高三丈,寬六丈。四面都有階梯,在高臺的頂端平臺上,立著一尊巨鼎,巨鼎中燃燒著熊熊的火焰,四個角落裡都插滿了旌旗,各種各樣的旗幟都在微風中擺動。高臺下面。各路兵馬都整整齊齊的排列開來,四面八方的將高臺圍定,靜待高臺之上會盟儀式的完成。
巨鼎的正前方,一共站立著二十多個人,都是這次前來會盟的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各個領兵的將軍、校尉。眾人的手裡都握著幾根檀香。不分官爵名位,分成三排站定,在發起這次會盟的袁紹帶領下,一起焚香祭天。
早在昨天夜晚,所有參加會盟的諸侯都齊聚一堂,共同推舉袁紹為這次會盟的盟主。之後,在曹操的建議下,以劉虞、袁術為副盟主,林南、曹操為參軍,丁原為北路先鋒、劉表為南路先鋒、孫堅為中路先鋒,都得到了各路諸侯一致的認同。
袁紹此時身穿太尉朝服,腰中懸著一柄佩劍,焚香完畢之後,便轉過了身子,對眾人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今我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話音一落,曹操便使人抱著酒罈子走了上來,將酒碗一一擺開,分別斟滿了烈酒。
袁紹當先走到那些烈酒面前,拔出了腰中的佩劍,伸出左手拇指,狠狠地在劍刃上一劃,便讓鮮血從手指中流淌了出來,滴到了酒碗裡,並且高聲喊道:“今日歃血為盟,凡參與此盟者,必須以誅殺董卓為己任,若違背此盟者,天下人可共同伐之而後快!”
其餘人紛紛效仿,輪到林南時,林南也在酒碗裡滴了兩滴血,心裡卻嘆道:“說的比唱的好聽,經過我這幾天的瞭解,前來會盟的諸侯也無非是來湊熱鬧的,真正本著救國救民之心的人,簡直少之又少。就連我都存有私心,何況其他人呢?”
當所有的人都歃血為盟之後,袁紹便和眾人一起端起了酒碗,和眾人互相交換了酒碗,彼此喝著不同人的帶血的酒。
林南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