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視這個榜單了。
如今,林在山的《白樺林》隨著沙畫奪冠,在眾多電視臺的推廣下,強勢入榜,這讓吳一凡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這個時候,如果《白樺林》能發行一張正版的單曲輯,去各大正規的榜單打榜,那是很有希望製造出一陣熱潮的。
這樣做,還能討好大華皇族,所以吳一凡特別希望林在山這張單曲輯能由彩蝶來製作發行。
他隨後便抽著雪茄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同林在山講了。
“老林,趁著這個現在的這個勢頭,要發行單曲輯去各大榜單打榜,有很大的機會衝頂,這張單曲輯的銷量估計也低不了,怎麼樣,你有沒有興趣做一做?”
林在山當然願意做了,不過要去各大電臺電視臺打榜,那都是要花錢的,以Beyond現在的財力,還沒能力支援歌手去大規模的打榜。交給彩蝶去做,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隨後,兩人便商定著以雙方公司合作製作的方式來發行這張單曲輯,合作的方式同林在山《唱作人》專輯類似。
這件事要做就要快,必須抓住《白樺林》沙畫奪冠的這陣風,各大電視臺目前都在播放溫莎莎的冠軍作品,這對《白樺林》這首歌是最好的宣傳了,且是免費的。
當天上午,林在山就和吳一凡把這張單曲輯的所有合作細節都商量好了,並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張單曲輯,按照市場主流的小盤規格來製作,售價也定了市場主流的單曲輯小盤價——10元。
依託著國娛母公司的製作渠道,彩蝶可以把製作成本壓縮到3塊錢,刨去渠道分銷的費用以及稅費,每銷售一張唱片,他們將有3。5元的純利潤。
這個利潤,彩蝶分2元,Beyond和林在山一起分1。5元。
第265章發行《山丘》
當天下午,Beyond公司便把《白樺林》的母帶給彩蝶送過來了。
林在山之前錄的這版《白樺林》,已經非常完美了,彩蝶稍作後製,就可以直接送廠灌錄了。
單曲輯和完整的專輯不一樣,不需要做不同歌曲的後製音量調配等工作,出版發行的速度是很快的。只要透過了出版發行部門的稽核,最快幾天內就可以向全國渠道商鋪貨了。
彩蝶為林在山這張單曲輯,特別成立了一個臨時的宣發團隊,效率至上,團隊成立後,下午立即開會,商定了林在山這張專輯的封面和內容介紹。
這張專輯主要是為了乘沙畫奪冠的勢頭才發行的,所以封面最後定了用沙畫中的白樺林構圖來做封面,內容也多是講林在山和溫莎莎製作《白樺林》沙畫作品的幕後故事,這張單曲輯有點像是沙畫的周邊產品。
林在山下午特地打電話給溫莎莎請來了彩蝶唱片,他和溫莎莎拍了一組創作的照片,之後會刊登在專輯的故事頁裡,豐富專輯的內容。
溫莎莎純粹是來幫忙的,沒想要收入,但這是正版發行工作,且用了溫莎莎的肖像,所以彩蝶還是公事公辦,一次性的支付給了溫莎莎380塊錢的肖像使用費,這筆錢都是算在宣發費用中的。
按照彩蝶的計劃,這張單曲輯,下週一就要拿到出版發行權,然後送各大榜單打榜,爭取在下週五,就面向全國鋪貨。在一月中旬時,就把這張專輯鋪向全國的唱片市場,讓樂迷們逛書店或唱片店時就可以買到這張專輯了。
彩蝶的發行效率非常高,林在山以幫忙為由,讓公司新招聘的宣發部主管柳菁菁,過來一起協助彩蝶做好這次宣發工作。
這樣的機會很難得,Beyond唱片才剛成立,要多珍惜這種和大公司合作的機會,尤其宣發團隊的成員,一定要藉著這樣的機會多多學習,並多接觸一些發行的渠道,積累人脈,為他們公司以後能獨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