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這麼幹,後果是讓人不寒而慄的。那兩個奴隸一天不幹活可能只是餓兩天肚子,農夫們沒了老爺和管家的壓迫幾天不幹活,在紐斯特里亞這個地方損失的可不是一季的收成,很可能是好幾年的……

所以,她在“解放”了紐斯特里亞民眾之後,馬上跟進建設基礎組織,又用水利、道路等大工程建設,培養他們在沒有監工的情況下好好幹活的習慣。而在這種情況下好吃懶做,不能好好幹活的人,就會打上重點監督標記,時常巡查,不會輕易讓他們負責。同時,用教育的辦法,培養他們為長遠打算、積蓄的習慣。

這些事說起來很簡單,實行起來著實叫人頭疼,那些原來過一天是一天的奴隸和農奴,常年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有些簡直退化成了野獸,手裡甭管有什麼東西——哪怕是剛領來挖土的鋤頭和種子——就會想著換肉吃,換酒喝,簡直改不了!後來方法改進了,從他們當中提拔那些最勤勞肯幹的人作為“模範”,結對子,又把教育的目標放在更容易接受新秩序的青少年而不是成人身上,還頒佈了限制釀酒的法令和賣酒的時間。這樣,整個國家的生產總算沒有因為生產關係的變化而出現崩潰的跡象,當然,其中的辛苦也是不用說的,再想到那時候還有許多匪徒到處搗亂,叫羅怡大魔王日後想起這段時光的時候,都很驚訝自己居然支撐了過來。

但是,起初的頭雖然艱難,一旦打好,後面就輕鬆容易得多。當農民們懂得了服從新政府命令的好處,新政府就能動員起驚人的力量來保護她的國家……(未完待續。。)

308 考量(二更)

這次跨海遠征能夠實行,就是新政府的力量勝過從前的結果,放在從前,紐斯特里亞自身難保,怎麼能夠發起這樣的長途奔襲呢?現在,到處都建立了保衛地方的民兵組織,沿著所有國境都建設了烽火系統,又廢除了國內的封建割據武力,位於內地的村鎮沒有防備鄰居大舉來攻的必要,位於邊境的村鎮有了提前的預警,又有了可以快速運送機動部隊的良好道路,兵力上就可以節省出許多來了。

起初依著羅怡的設想,最好能沿著陸上國境建設一條長城,這樣就可以阻斷敵國騎兵的陸上突襲了,不過這工程量……最後防線還是建立起來了,不過是以大道上的關卡、烽火臺、壕溝、人工林等組成的簡易防線,跟她設想的那種整整齊齊的長城不能比——好吧,很多地方的長城也是因陋就簡的,那種清一色青磚長城也是後來的產物——羅怡這樣安慰自己。

好在雖然紐斯特里亞新政府沒蓋起整整齊齊的長城來,她的鄰國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軍(要有的話就不會跟紐斯特里亞一樣被各路強盜搶了),所以這道防線還是很有用的,成功地預警了好幾次鄰國貴族的入侵,至於鄰國的國王,羅怡等人推測大概跟紐斯特里亞國王一樣自身難保,所以倒是沒趁著紐斯特里亞內亂的時候跑來賺便宜。最讓她欣喜的就是鄰國的軍事藝術程度跟她打過的紐斯特里亞的貴族們差不多,都是些連斥候都不派的主兒,比起詭計多端的北方人來差遠了。曾經跟參謀長傑生混過的邊境防禦部隊不費什麼事就把他們都揍趴了。

既然國內的匪徒大致已經掃清,邊境上兩個冒頭的地鼠也被狠狠地打了回去。大魔王就抽出力量來打以大修道院為首的舊教會勢力和聖奧美爾那裡的流亡王室了。

關於先揍哪個,她跟參謀長等人還有過一番爭論。

羅怡覺得。大修道院就在那裡,不會長腿跑了,等打完流亡王室回來,贏了,大修道院沒有繼續負隅頑抗的理由,還可以節省攻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