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確的選擇(十二)

“都督真是深謀遠慮……”王明山聽著韋澤對未來國家制度調整的介紹,心裡面冒出了這樣的念頭。這讚歎倒不是針對未來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這種讚歎是針對韋澤居然讓他的兩個兒子來負責合成氨生產線以及合成氨化肥的使用。

以部裡和省裡數年來的關係,他們是完全敢於互相指責,並且互挖牆腳。如果合成氨的研發單位不是韋澤的兒子挑頭,部裡面自然是大筆一揮,就把研發單位歸到部委麾下。處於劣勢的省裡也決不會就此放手。在這種零和遊戲之下,韋澤讓他兩個兒子來負責此事,不管是部裡還是省裡,都只能服從韋澤在此事上的絕對主導權。

這兩項技術開發應用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韋澤在幾年前就已經對未來做出了預判,選擇了方式。從結果來看,這種選擇也對局面有正面作用。合成氨這種深刻改變了中國未來的技術起到了平抑矛盾的作用,而沒有給本來就沸沸揚揚的現狀火上澆油。

“合成氨首先要滿足的就是大規模的戰爭需求……”韋澤從來不會在這等關鍵問題上闡述不清。種善因,得善果。中國在巴黎公社期間對公社人員的救助,現在也算是體現出了結果。法國方面已經完成了無煙火藥的研製,並且在1885年設計製造出了使用無煙火藥的新式步槍。時間上雖然比中國晚,卻也沒有晚多少。這個訊息和少量硝基發she藥透過情報網流入了中國。

無煙火藥的出現意味著中國與歐洲技術上的代差已經消失,現在的中國想要維持自己的優勢,就只能在應用水平和生產規模上發力。同樣的武器在不同的軍隊手中也會發揮出天壤之別的威力,更不用說同一個時代的技術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國內早已經賣光了所有黑huo藥武器,第一代的無煙火藥武器也進入更新換代的階段……”在韋澤談起軍事裝備的時候,一眾老軍人眼睛發亮。如果現在爆發戰爭的話,國內的局面就會完全不同。

“……,綜上所述,我準備採取採購法。”韋澤的回答讓一眾人都愣住了。

“各省都設立一個合成氨廠,每個省只准設一個。部裡面也只有三個廠。”韋澤接下來的說明讓部委與省裡都炸了鍋。

“為什麼?”

“為什麼?”

……

部委和省裡的委員都感到頗為不解。

面對幾乎要沸騰的會場,韋澤站起身來冷著臉揮了揮手,鼎沸的人聲迅速就消失了。韋澤用討論問題時最常用的冷靜語氣解釋道:“現在一個廠一年一千噸的合成氨產量,你們覺得這規模很大麼?我明確告訴你們,這個規模小的很。以後隨著技術進步,一個廠一年至少就得能生產幾十萬噸。比現在增加幾百倍都不止。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程度?如果以現在的生產能力,合成氨的價格能到天上去。種的地增加的產量還不如這化肥錢多。現在大量建廠,以後大規模升級成本太高。想普及,就先把技術水平提高到成本能被農民接受才行。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升級過程中出現大規模淘汰的情況。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局面,淘汰五十幾個廠的成本,總比淘汰五百個廠小得多。”

農業社會小農經濟的特色就是自給自足,所以對於生產資料的應用有一種“千秋萬代”的傾向。一個農具恨不得爺爺用完兒子用,兒子用完孫子用。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但是在工業時代,生產資料落後了就要被淘汰。維持舊有的生產資料表面上能夠節省成本,但是與耽誤的生產增量一比,這種“節省”比浪費更可怕。

同樣是三千人的廠,一年生產三千噸,人均年產量一噸。花費三倍成本改造之後,年產量三萬噸。人均年產量就變成了了十噸。這可比增加三個老式廠的成本要低的多。就算是產品價格降低一半,利潤照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