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肩王楊林在齊州遭遇慘敗,這也是楊林征戰一生,敗的最慘,最令他沮喪、難堪的一次。楊林不禁慨嘆人生無常,世事變遷。曾幾何時自己手下名將如雲,指揮排程,得心應手。將士們三軍用命,有令則行,執行到位。現如今只剩十二太保跟隨自己左右,他們雖然忠心耿耿,但能力有限,實在難堪大用。

於是並肩王楊林,痛定思痛之後,立刻啟程,返回洛陽,面見皇上楊廣。

聽到王叔在齊州慘敗,皇上楊廣也是十分懊惱。他擔心的不止是剿滅瓦崗寨的叛匪,還有傳國玉璽在這些賊人的手裡,這才是他最為擔心的。於是,見王叔和自己商議繼續調集兵力剿滅瓦崗寨之事,皇上表現的非常積極,並當即表示,不管楊林什麼樣的決策,自己都盡全力配合,一定要及早剿滅瓦崗寨,皇上並再三叮囑楊林,“王叔,玉璽之事,千萬要牢記於心,此事非同小可啊。”

楊林也當即表示,“皇上放心,臣一定剿滅瓦崗寨,親自將玉璽交到皇上手上。”

有了皇上的詔準,楊林立刻向全國各地的官員發去調令,徵調年輕有為的將領,來自己麾下效力。由各州府郡縣推薦也有封賞。並且許下承諾,所有將領,如果在剿滅瓦崗寨的戰事中,立下戰功,都有重賞,最高可封公侯,並且世襲罔替。所有將領,都領大將軍職銜,子孫也可為官,為國家效力,享受國家俸祿。

所謂重賞之下有勇夫,那些名將之後,州府郡縣的有志之士,紛紛踴躍報請,來楊林軍營候令。楊林經過一番篩選,發現果然有不少傑出的青年才俊,心裡十分高興。他們中的一些人,有的是貪官當道,不被委以重任,有的是對朝局失望,不願意出來為官,如今有並肩王登高一呼,自然令各位英雄趨之若鶩,並肩王楊林的影響力,在大隋朝還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些青年才俊當中,其中就有新永豐之子新文禮,花刀太歲魏成之子魏文通,尚司朗之子尚師徒,粱士彥之子梁師泰等等。他們的父親,都是並肩王當年手下的悍將,如今名將後繼有人,前來投奔效力,並肩王心裡自然十分高興。

有了這些將領相助,楊林終於重拾信心。但是,為了集中兵力,一舉剿滅瓦崗寨,楊林覺得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於是他又想到了北平王羅藝。

當年皇上第三次東征高句麗之時,楊林攜秦瓊親赴幽州,和羅藝一起合作,掃平了那一帶的叛亂,還奪取了卑沙城,使皇上御駕親征,獲得大勝。楊林因此和羅藝共事相處過很長一段時間。

正是在這段相處的時間裡,楊林探聽到,羅藝有一部高深莫測的陣法圖,名叫《一字長蛇陣》,傳說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師承諸葛亮所創的陣法。這套陣法,排兵佈陣十分精妙,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兩軍交戰,若是以此陣拒敵,就算對方雄兵百萬,也能戰而勝之,將對方無情絞殺。

如果能夠得到這套陣法,再邀來羅成助陣,那剿滅瓦崗寨還不易如反掌?

於是,並肩王楊林,決定親赴幽州,去找羅藝,討要這一字長蛇陣的陣法。

聽說並肩王輕裝簡從,忽然來到幽州造訪,羅藝立刻率人出城迎接。兩人並轡而行,進入城內,攜手同行,在王府大廳,熱情相敘。

第一天,並肩王楊林和羅藝,只是相互敘舊聊天。第二天,兩人則討論當今天下大事,對如今朝局不穩,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都互相嗟嘆惋惜。

第三天,楊林就鄭重的向羅藝說道,“北平王,如今瓦崗寨佔據瓦崗山,已經發展到擁有雄兵不下二十萬,戰將也有上百員,他們攻城略地,導致地方不安,已然形成氣候,再這樣下去,恐怕大隋江山,難保安寧啊,本王率領人馬征剿,竟然遭遇慘敗,無奈之下,本王才來到幽州城,希望北平王出手相助。”

北平王羅藝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