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王楊林,在馬鳴關前,大戰南陳名將秦彝,雙方第一天大戰三百回合未分勝負,第二天接著大戰一百個回合,依然旗鼓相當,難分高下。 這秦彝不但在槍法上,深得其父秦旭的真傳,更有隱士高人寧祿臣的悉心傳授,一身高超武功,十分厲害。靠山王楊林南征北戰,東征西討,什麼樣的名將沒有領教過?什麼樣的陣勢沒有經歷過?可謂戰場上實戰經驗極其豐富,但是即便如此,也戰不敗秦彝,不禁讓楊林更加敬佩秦彝,一心想收在帳下,為己所用。 兩人都同時感覺到尋常招術無法取勝,便打算使出自己的絕招,打敗對方。首先是秦彝,賣了個破綻,掉轉馬頭,往回敗退。楊林自然心中有數,便催馬追趕上來。 那秦彝一邊策馬飛奔,一邊側耳傾聽身後楊林的動靜,感覺楊林戰馬的馬蹄之聲越來越近,便做好了準備。 楊林已經在前天的大戰中,見識過秦彝槍里加鐧的厲害,早就做好了準備。眼見兩匹戰馬越來越近,楊林心想,“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若此時不出手,必然被動。”想到此,楊林一抖手,左手虯龍棒便飛了出去,急速旋轉著,打向秦彝後背。 秦彝詐敗,就等著楊林出招攻擊自己,然後順勢出奇招取勝。一聽身後勁風襲來,急忙左腳踹蹬,胯下馬心領神會,忽然一個急速掉頭,楊林的虯龍棒擦著秦彝的身體就飛了出去,瞬間兩人就來了個面對面。 秦彝一見機會難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手中虎頭鏨金槍直刺楊林胸口。楊林一見大驚,想不到對手反應如此神速,連忙揮起右手的虯龍棒,將秦彝的大槍壓住,此時正好另一隻虯龍棒原路飛回,楊林伸手接住,兩支虯龍棒一併,將秦彝的虎頭鏨金槍,牢牢夾住,用力一絞,就想奪下秦彝的大槍。 高手之間過招,變化都在瞬息之間,每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大敗,甚至還有性命之憂。楊林兩支虯龍棒一絞,想奪下秦彝的大槍,卻一時大意,露出後背一個大的空擋,忽略了秦彝槍里加鐧的絕招。 秦彝力氣上稍遜楊林,手中大槍被虯龍棒一絞,身體側轉,只能單手握槍,幾乎脫手。急中生智,伸左手抽出自己的熟銅鐧,掄起來就打向楊林的後背,這一招快如閃電,電光石火之間,熟銅鐧就到了。 幸虧楊林經驗豐富,武功高強,大驚之下,急忙撤回一條虯龍棒,來了一招蘇秦背劍,將虯龍棒背在身後,只聽噹啷一聲巨響,秦彝的熟銅鐧重重的砸在了楊林的虯龍棒上,縱然楊林天生神力,匆忙之間,也招架不住秦彝力道千鈞的一擊,楊林直覺後背劇痛難忍,胸口發悶,一張口,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身體一晃,從馬上就摔了下來。 秦彝見自己一招得手,立刻收起熟銅鐧,挺起大槍,向摔於馬下的楊林胸口便刺。眼看楊林性命堪憂,忽然一支鵰翎箭飛來,寒光如流星閃過,直奔秦彝梗嗓咽喉,秦彝暗叫不好,急忙一扭身形躲避,還是慢了一點,這一箭正中秦彝肩頭。 秦彝疼的大叫一聲,大槍好險掉在地上,他忍痛再次舉槍,準備刺向楊林,此時兩匹快馬飛奔而至,正是大將張須陀和來護兒,不顧一切,來救靠山王。 後邊為師兄觀戰的四寶大將尚司朗,一見大師兄受傷,又有兩將來戰師兄,便催馬過來相助秦彝,四人便如走馬燈一般,殺作一團。 這時候早有李圓通狂奔而來,背起靠山王楊林,返回本陣,只見楊林面色蒼白,嘴角還有鮮血滲出,他強忍疼痛,對眾將說道,“鳴金收兵,不可再戰。” 張須陀和來護兒聽到銅鑼響起,虛晃一招,撤了回來。秦彝身受箭傷,尚司朗擔心不已,兩人也無心戀戰,率領人馬也返回了馬鳴關。 楊林等人返回大寨,高穎、長孫晟等人立刻招來醫官為楊林調治。幸虧楊林關鍵時刻,使出蘇秦背劍,熟銅鐧砸在虯龍棒上,導致楊林受了內傷,否則楊林焉有命在?這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高穎、長孫晟等人連急帶嚇,忙不迭的擦著額頭的冷汗。 三天以後,楊林就按耐不住了,拖著傷病的身體,召集高穎、長孫晟等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