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林總司令主動下山相見(第3/4頁)
章節報錯
開。
朝中官員,也主張開戰。
若不開戰,受害的是大唐百姓,百姓受苦便是所有官員的失職。
和親之策已無法再行,上次秦懷道阻止和親,導致了一場血戰。
接著李世民被李承乾逼迫,最終離世。
若不開戰,必然激起軍中年輕派的反感。
“也好……”李治略作沉思,作出了明智的決定。
“傳令秦懷道將軍和薛禮將軍入殿。”
秦懷道和薛禮現在都是四品將領,閒職在身。
當前大唐並無適合他們積累軍功的機會。
但這兩人是軍中年輕派的代表。
秦懷道乃秦瓊大將軍之子,又是林總司令的門徒。
薛禮是當今長安城內聲名顯赫的將領。
初入軍營便挑戰十幾位將軍,實力非凡。
他們二人還是好友。
薛禮曾救過李治的命,不敢忘懷。
秦懷道與印臺山有聯絡,更不敢阻礙他的發展。
儘管現在他們都是四品,不算高也不算低,但在軍中地位頗重。
....
等待了約半個時辰。
秦懷道和薛禮才遲遲趕到。
兩人正在長安附近訓練,是被緊急召回的。
通常他們都在軍中,很少參與朝會。
他們是軍中資深將領,對朝政大事不感興趣,也很少參與。
“陛下,有何要事召喚我們回朝?”秦懷道行禮。
李治解釋了突厥入侵的訊息,並轉達了狄仁傑的看法給秦懷道。
一年前。
林川也曾說過秦懷道更適合朝廷,而非印臺山。
這話明顯是不讓秦懷道再去印臺山。
日後遠離朝廷當然可以,但現在時機不對。
這一年裡。
秦懷道經常派人去印臺山給父親和林總司令送物,其餘時間也會避嫌。
正是因為了解當時的情況,李治才未讓秦懷道上山。
否則以林總司令的脾氣,肯定會把秦懷道打個半死。
“原來如此,末將認為林總司令不會出此主意。”秦懷道直言不諱,“師傅向來說一不二。”
“山下的人絕非我師傅。”
…………
秦懷道這樣說,滿朝文武更加不信狄仁傑的話了。
怎麼可能在山下巧遇林總司令,當成小說情節了,編故事挺能的!
“將軍!”
“林總司令是否年輕英俊,氣質超凡?”
“那人寥寥數語就能道盡世間事。”
“天下間,除了林總司令,還有誰有這般本事?”
一番話讓滿朝文武沉默,李治也不好多言。
秦懷道是林川的弟子,自然瞭解林川。
但狄仁傑的話並非全無根據,只是兩人說法相悖。
“狄仁傑,你在質疑本將的話嗎?”秦懷道平靜地問。
“印臺山上的老臣已不問政事,此事他們自然不會插手。”
“你說你沒上山卻在山下見到林總司令,這怎麼可能。”
“山下有誰,值得我師傅親自下山?”
這幾句話問得更有道理。
長孫衝眼神一轉,他支援狄仁傑也是想找個機會出徵西突厥。
但從目前形勢來看,狄仁傑可能看錯了。
但這並不影響大局,現在是要選主將,副將人選已有。
肯定是秦懷道和薛禮,否則陛下急召兩人來幹什麼。
隨便派出一位穩重的老將,也萬無一失。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