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進了南唐其實比在大楚境內要安全的多。因為在整個南唐廟堂之上,沒有一個人願意這支車隊在南唐境內生點什麼事情。 越是臨近江寧城,車隊反而是走的越慢,本來出陵安之前,車隊便已經計算過到達南唐的時間,當時算來,尤有多出來的時日。可後來在淮州和慶州多有耽擱,現在時間不夠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華章侯並沒有趕路的覺悟,而是反而讓車隊慢行,好似是要估計看看南唐那幫朝臣的耐心。 車內大多數人都驚異於華章侯的舉動,放著前方的南唐都城不進,非要慢悠悠的在這車廂裡多熬幾日,莫不是腦子有病? 這番話也只能存在於眾人心中,要說敢堂而皇之的說出來,就算去借一百個膽子,他們也是不敢的。 不過好在不過怎麼磨蹭,車隊還是走到了江寧城郊,離江寧城也只有數里之遙。 不過在此之前,有個人擋在了車隊前面。而這個人,拿著刀。 (本章完)

第130章 一刀復一刀

(寫著寫著睡著了,不然早更了,造孽啊。) 江湖俠士重劍而輕刀,便是自古有之。在鼎盛時期,整座江湖便可以說有半座是劍士的天下,那些名留青史的絕代高手也是劍士多於其他。 彷彿到了這個地步,江湖便該是用劍的天下,可萬物盛及之後便是衰敗,饒是出了無數劍道高手的劍道也會衰敗。 百年江湖過後,雖說用劍的不及當年,但當今江湖上風頭最盛的還不是白衣劍仙葉長亭麼,這個視皇宮於無物的絕代劍客在江湖上仍舊是無數江湖兒女崇敬的物件。 南唐和大楚江湖相同,對於劍的喜愛,其實是要勝過刀的。不過,要說這南唐江湖第一人,毫無疑問是刀聖樓知寒,這個成名於十數年以前的天才刀客曾和同代的湯槐安並稱為天下最強的兩大刀客。 不過論天賦,樓知寒要勝過湯槐安實在太多,當湯槐安遍閱大楚皇宮無數典籍卻仍舊被困在第五境時,這個南唐刀聖則是選擇在荒山老林苦修,也總算是蒼天不復有心人,老而彌堅的樓知寒終於是破開那道關隘,成功的破開第五境,踏入第六境。而且這些年武道修為越精進,不曾在原地踏步。 而在最新的天機閣排出的榜十人,樓知寒排在第五,力壓現在風頭正盛的葉長亭。 在大多江湖人士都還停留在第五境已是世間無敵的認知上的時候,葉長亭的橫空出世便讓他們狠狠震驚了一把,可當達到這個傳說中境界的葉長亭入皇宮無果,對於大楚皇宮的認知,無疑由提高了一個檔次。 至於之後,天機閣這一榜單出來,將不顯山不露水的世間高手全部挖出來的時候,世人才現自己那個對於第五境已經無敵於世的認知是多麼愚蠢。 此刻擋在車隊之前的那個年輕刀客負刀而立,有著一副俊美的面貌,但卻散出一股極為平淡的氣息,看起來極為矛盾,卻又極為正常。 車隊緩緩停下,在車隊最前方的張虎已經握緊刀柄,看著這個身份不明的青年刀客,喝道:“大楚使者車隊,閒者退卻。” 那個青年刀客抬起頭,露出個乾淨的微笑,朗聲道:“刀齋風行歌奉師尊之命,特來向湯師叔高徒討教。” 南唐刀齋,這個在南唐江湖上排不上號的幾流門派,卻因為有了刀聖樓知寒的坐鎮,變得人盡皆知。 乍聽到湯師叔這個稱謂,在車廂裡的華章侯也是微微蹙眉,他自然是知道這個叫風行歌的青年刀客口中的湯師叔是刀道宗師湯淮安,卻是不知道樓知寒和湯槐安有同門情誼。 其實知道這一層關係的人也不多,樓知寒年輕時候曾到過大魏學習刀道,當時傳授樓知寒刀道的也是湯槐安的老師,所以這兩個當年最出類拔萃的刀客,其實算的上是師出同門。 葉如晦得到過湯槐安的刀道傳承,算的湯槐安上半個弟子,這個風行歌自然要討教的就是他了。 看著從車廂裡踏出的葉如晦,這個刀聖樓知寒的高徒開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