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心底劃過一道悲涼,看來這才是父皇親自前來的目的,他的舅舅,李家家主,護國大將軍李度秋,掌西北大軍,一柄穿雲箭,於千軍萬馬中只取敵軍頭領首級,在軍中聲望烜烈,很受明元帝忌憚。
但是大齊西有吐蕃,北有突厥,加之各地天災頻繁,國庫不豐,只怕明元帝早就對李家動手了,哪怕李家乃忠烈之家。
梁澄內心心緒起伏,卻不敢表露分毫,只做乖順模樣,點頭不迭道:“父皇放心,舅舅定能理解的。”
明元帝心頭滿意,又關心了兩句,便趁夜離去,梁澄站在院門口恭送聖駕,直至明元帝身影消失,仍舊立在門口,一雙眼眸似煙波浩渺,幽幽地望著遠處。
不知過了多久,身上被披上一件銀絲緣邊緞面兔絨罩衫,安喜平的聲音從後傳來,“殿下,風冷露重,還是回屋罷。”
“喜平,我心裡很歡喜……很輕鬆……”
殿下怎麼會歡喜輕鬆呢,定是在寬宥他,安喜平頓時眼眶一紅,啞聲道:“殿下……”
梁澄呵出一口白霧,笑:“真的很歡喜。”
“殿下……”安喜平遲疑道:“要是沒下雪……那怎麼辦?”
“不,三日後,整個京畿必將銀裝素裹,到時……”梁澄颳了下安喜平的鼻樑,“我們就去打雪仗,我還從來沒玩過。”
“……”安喜平眼淚汪汪,“嗯!殿下!”
……
這兩日東都街頭巷尾,茶館酒肆,無不在談論太子為了天下蒼生,在佛祖面前,立誓出家,尋常百姓不懂其中牽扯,他們只知道,太子為了百姓,放棄似錦榮華,權勢地位,當真是一心為民,堪稱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
而朝堂之上亦是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梁澄雖然沒有結黨營私,但是他這儲君做得也是十分合格,文武兼備,謙遜賢德,仁厚有加,背後又有李家撐腰,支援他的勢力自然不小,如今一朝出家,毫無預兆,當真叫人措手不及。
有反對的自然不乏有贊成的,尤其是二皇子黨和四皇子黨,就差拍手叫好,彈冠相慶了。
明元帝端坐龍椅,將底下人的神色紛紛看在眼裡,不置可否。
要說這最急的自然是二皇子梁泓,明元帝生有六子三女,二皇子雖非中宮嫡子,卻是長子,母妃蔣德妃乃安國公嫡女,安國公一府,隨太祖起家,累世貴勳,族中人才輩出,勢力不可小覷,一旦梁澄真的出家,那麼二皇子的機會將大大增加,雖然中宮還有個九皇子,但到底年幼,能動手腳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而另一個可與之一爭的便是四皇子梁洸,母妃何貴妃,兩個嫡親兄弟一文一武,長兄右丞何秉鈺,在士林中頗有威望,幼弟何秉鑠,領左龍武校尉,掌東都西門宿衛營兵。
其餘皇子,或依附一方,或中立觀望,多年來一直明爭暗鬥,波譎雲詭。
第6章 梅下贈名
歸真居內,窗明几淨,戶榻灑然,梁澄身披墨色緇衣,跪坐窗前,手執佛經,一頭潑墨般的長髮,隨意地用一根白玉簪鬆鬆地挽著,那簪上無一絲花紋,卻剔透瑩潤,在薄薄的天光下,泛著溫潤光華,正如他清雅精緻的側臉,兩排長睫偶爾隨著翻動的書頁顫動,在玉白的臉上留下動人的剪影。
這時安喜平掀開竹簾走了進來,滿臉憂愁地湊到梁澄面前,哀哀嘆道:“殿下,眼下哺時已過,這雪怎麼還沒下啊?”
這日已是祈雪後第三日,安喜平一整日都惶惶不安,時不時挑開簾子望著天幕,或是跳到院子裡雙手合十,對著大雄寶殿的方向唸唸有詞,梁澄都已經說過了,這雪要太陽落山了才下,他還是坐立不安。
梁澄無奈嘆氣,放下手中的佛經,推開紗窗,向天空望去。這幾日西風漸烈,雖然白日仍舊冬陽融融,到了夜間,月